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荸薺又稱「地下雪梨」,去胃熱、止消渴,效果極佳!

荸薺又稱「地下雪梨」,去胃熱、止消渴,效果極佳!

荸薺,別名「烏芋」、「藉姑」、「馬蹄"、"紅慈姑"等,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時入冬季,荸薺紛紛上市,人們的食譜中又多了一種美味。此荸薺是葯食兩用之品,在品嘗美味的時候,您是否了解荸薺的藥用點滴呢?

荸薺又稱「地下雪梨」,去胃熱、止消渴,效果極佳!

祖國醫學認為,荸薺性味甘、微寒,滑而無毒,有清熱止渴、溫中益氣、行滯導積、消食化痰、清風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麻疹、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陰虛火旺、熱病煩渴、大便結燥等症,還可用於預防流腦。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名醫別錄》中載,荸薺「主治消渴、痹熱、熱中」,並能「益氣」;

  • 《本草綱目》謂,「主血痢、下血、血崩、辟蠱毒」,「益氣而消食,除熱以生津」;

  • 《醫林纂要》說,「益氣軟堅,除熱解毒,盪胃熱,止消渴。能爛銅鐵」,故有歌訣「荸薺則毀銅如神」之句。

荸薺又稱「地下雪梨」,去胃熱、止消渴,效果極佳!

古方「五汁飲」,即以荸薺搗汁,與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甘蔗汁成方,臨時酌量用之,和勻冷服,或稍燉溫服,用治高熱病,口渴較甚者,其效良好。

  • 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以荸薺打碎,煎湯代茶飲,每次200克

  • 治咽喉腫痛:1次用160克~200克鮮荸薺,絞汁冷服有效。

  • 治小兒積滯腹痛:可用荸薺1000克,飴糖800克,共入砂鍋內,加水少許,煮至熟,取出分次食之,有效。

  • 治痔瘡出血:可以鮮荸薺500克、紅糖150克,加適量水煮1小時,分次服用,連用3天,有一定輔助治療效果。

近現代認為,荸薺味甘、性寒,主入脾、胃經。功能清熱化痰、生津止渴、開胃消食,可用於痰熱咳嗽、熱病口渴、咽喉腫痛、食積痢疾、黃疸、小便短少熱痛、目赤腫痛、便血、崩漏等症。

荸薺又稱「地下雪梨」,去胃熱、止消渴,效果極佳!

時下正值荸薺上市之際,故以之為薦。但食用時請注意以下事項:

1.荸薺出於稻田水泥之中,外皮可能吸附有薑片蟲的囊蚴,生吃有可能感染薑片蟲病,建議生吃前應先去皮,用水清洗,或用開水稍燙後再食用

2.荸薺性偏寒涼,脾胃虛寒者應慎食或少食

3.虛勞咳嗽者不宜食,血虛寒凝者亦不宜食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身體不適還請就醫。

荸薺又稱「地下雪梨」,去胃熱、止消渴,效果極佳!

有頸肩腰腿痛的粉絲可私信我們試用自製的黑膏藥,或者點此立即領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大夫 的精彩文章:

TAG:骨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