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豈容拐河絲綢之絕滅?南陽這樣的舊式織機到底還有幾家?

豈容拐河絲綢之絕滅?南陽這樣的舊式織機到底還有幾家?

在方城縣拐河鎮溫庄村住著兩位老人,一位名叫李京太,73歲,他的老伴名叫張瑞,69歲,兩人相伴一起已經走過50個年頭,至今依然以老式織布機為伍,每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2015年,李京太的拐河絲綢織作技藝被認定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李京太祖祖輩輩都以紡織棉布和絲綢為生。因為方城拐河的山多柞樹多,適合養蠶,再加上水好,織成的綢子堅韌、輕軟、顏色好,很受人喜歡。李京太的爺爺、父親、母親年輕的時候都是織布能手,家現在使用的這台織布機,就是當年李京太的母親何書榮,從娘家帶過來的嫁裝,正在李家已存續70多年了。

50多年來,李京太和老伴一刻也沒有間斷過紡織。她配線纏紗他上機織布。在過去,織布紡綢是一個家庭主要的生存營生,全家人對待這架老式織機非常的珍愛,除了中間換過一些局部的小零件外,大部分構件都保持著織機的原貌。

八、九十年代,溫庄村很多人都不再使用這種老式織機織布了,原先四、五十歲的織布老人,幾乎也沒啥人再使用了。但李京太家的機器一直還在使用著。也有個別人家想繼續使用老織機織布,卻因為多年沒使用或零部件缺損,就請李京太過去做指導,重新勘查校正之後,織機方才可以運轉。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部件的數據尺寸,李京太也記得不太清楚了。不過,他家有個小本子,當年他都把這些關鍵的數據都寫在了上面,隨時拿出來做參考。

李京太的兒子李洪濤,小時候在街上上學時,曾經在這台老織機上拽兩下,但好奇心過去之後,就不再學了。他根本在機器上坐不下來。兒子長大成家以後。李想把這門手藝傳給他,逼著他跟著自己學了一段時間,但因為靠紡織不掙錢,所以學子不久,就南下打工去了。李京太又教兒媳婦跟著自己學,也是剛剛學會上機織,因為在「四批」上經常勾錯,後來就到街上的超市裡當售貨員去了。

織布是一件傳統工藝,多年來很多人都退出了,但李京太認為,這個物件還是很應該傳承下去。儘管越來越少的人在使用織機,越來越多的人去選擇市場上花樣翻新的現代化輕紡製品,他認為老式織機織出來的布匹還是經濟實惠,經久耐用。儘管有時候,買家不容易遇上賣家,賣家也不容易遇上買家,就因為這一絲絲的牽連,才讓這台老式的織機延續著走到了今天。

李京17歲初中下學,開始跟著父親學織布。當時村子裡都有很多織布老人,他們不分男女,取絲、織布樣樣都很嫻熟,各個生產隊都在開展紡織比賽,比技能,比工分,看誰幹得好,掙得多。後來年老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手腳的連環程度,以及體力都適應不了高強度的勞動節奏,被淘汰下來。就是在這個時候,李京太接替父新的衣缽,進入到這種緊張而刺激的生產勞動中,接受專業集訓和鍛煉。

1958年以後,生產隊開始改進紡織技術,「開關」換成了「拉鎖」,「溜子」換成了「梭子」,既省勁,又出工,大大提高了效率。李京太始學的是「一六綢」,面上有14024根頭,能織30多米。後來公家又出新規定,不再收購「一六綢」,開始實行「二六綢」,於是又轉向「二六綢」的生產。李京太家裡這台織機,不論是「一六綢」還是「二六綢」都可以織。直到現在,在方城縣拐河鎮一帶,唯有李京太老人家的這台織機還在使用,其他的都變成了古董。

六、七十年代,方城縣的絲綢非常有名,織絲綢也成了當地的主流產業。在生產隊織絲綢,可以賺工分。李京太依稀的記得,那時候織一匹綢,可以積80分,一年可以掙上千工分,年末的時候不但可以到生產隊領取充足的糧、棉、食油等物資,還能賺到可觀的「彩錢」。儘管不多,也是逢年過節中必須的零花錢。社員們還是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紡織帶來的幸福,起碼織工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解放前,方城拐河絲綢紡織相當發達,一個百十戶的村子,分5個生產隊,有1000多人,光織機就有96張,一些外地人都來這裡打工,外地客商也三天兩頭來訂貨。當時的拐河鎮,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叫作:「清明黑蟲動,穀雨嫩葉生。初夏黃蟲胖,遷徙老葉叢。遍野琅琅聲,枝頭銀鈴聲。」從養蠶剝繭,到取絲織綢,拐河絲綢通過出口,揚名在外。拐河也被人們稱作「小上海」,比方城縣的名氣還要大。

當時,人們可以不知道河南有個方城,但是一定知道南陽有個拐河。拐河的繁華,通過絲綢產業的壯大遠近聞名。這裡有絲織興盛,礦冶發達,山珍富足,鮮果薈萃,商賈雲集,每年都要起幾台社戲,引來十里八村的鄉人前來看戲、趕集,非常熱鬧。李京太的口述,讓我們彷彿看到了當年拐河絲織業繁華,簡直就是中原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拐河絲綢,工藝非常講究,而且複雜,從抽絲到織成布綢,需要三、四十道工序。包括煮繭、繅絲、牽經、勾頭、闖柱、穿梭、打緯、踏板等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有特定的不同工具,李京太家裡牆上掛著的刷、框、柱、梭等工具就有幾十種,這些都是織機上必備的輔助工具,少一樣都不能織成絲綢。織布時,要求腦、眼、手、腳並用,眼觀六路,手勤腳快,才能把密密的絲線,織成細細的白綢,呈現出珍珠一般光滑柔順的效果。

現在,科技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出現了很多現代化紡織機器,根本不需要這種老舊的織機,就能織出光滑鮮艷的絲綢。相比之下,這種老式織機一是織綢速度慢,二是工序簡單,三是不成規模,所以很少再有人干這個行當,很多織布機都絕跡了。「前些年,我到街上去,偶而還能看到一台老式織機,但已經很久沒有使用了。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再去拐河街,再也沒有發現這種老式織機了。」李京太說。

產業轉型,拐河的絲綢開始越來越少,再也不見當年的繁華。李經太家裡留存下來的這台織布機,估計已經歷有上百年的歷史,除了局部修繕過,現在還在正常使用,也是拐河街現在唯一能見到的可以織布紡綢的老式織機。「要是用心找,應該還能找出來三、五台,估計都變成古董了,不會再有人能使用種傳統木製織機了。」李京太對記者說。

近些年來,李京太的兒子寧可出去打工,也不願呆在家裡守著這台老式織機去織布。為什麼?因為在年輕人的眼裡,這個東西,不賺錢,偶爾玩玩還可以,要是把它當成營生,絕對會餓掉大牙。李京太和老伴,年齡越來越大,也沒有能力再去選擇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就守著這台織機,零零碎碎地織一點綢布,偶爾拿到街上去賣,多為鄉鄰們買走,外地客人很少來買。以此賣些零花錢,補帖家用。

2017年11月,中央電視台來我家要拍攝一檔節目,說是要搶救「拐河絲綢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李京太當時手裡也沒有多少成品,織機上剛剛新上一匹絲線,才起個頭,他們說沒有成品實景,拍出來效果不理想。要求李京太在一周內織出個「名堂」來,到時候再過來重新拍攝。

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展現拐河絲綢昔日的風采,呼籲社會大眾把這項民間手藝傳承下去,李京太把遠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召喚回來,還有兒媳婦和老伴全家人一起,利用五天時間,臨時手把手教導兒子和兒媳撿起原來的技術,並輪留上機。李京太和老伴取絲上線、接線,處理斷頭、叉線等毛病,最後終於織成了一匹寬二尺六,長一丈四絲的絲綢。配合電視台的人現場拍攝了一檔節目,最後在電視上順利播出了。

早些年,李京太和老伴還紡線織布,現在不種棉花了,多從棉紡廠里購買一些現代的棉線,再把線染成需要的顏色,上機織成被單。家裡有兩床被單都用了幾十年了,很結實耐用,漿漿洗洗以後,還在使用。現在李京太這台織機上正在織的,就是花格棉布,感覺這種傳統手工織出來的棉布還是有市場的,許多老年人比較需求。

現在織一張床單,總程序需要十幾天,安線上機後,一張二尺六寬,一丈四長的床單,四天就可以織好。只需花十幾塊錢,買兩斤棉線,就可以賣100多元錢。這要是在年輕的時候,一天就可以織一張。現在體力上達不到了。

方城拐河絲綢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面臨著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的生存危機。李京太內心感到萬分的內疚,他想通過一已之力挽救的傳統手藝,實在是比登天還難。目前,方城縣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正在組織力量,努力拯救這項這項瀕危民間工藝,這讓李老先生看到了五十多年前的希望。

李京太也在積極聯繫相關的社會企業家,比如南陽大愛服飾的陳艷麗女士,出資出力搞好傳承工作。目前,她已收購兩台老式織機,準備恢復這項傳統的民間工藝,希望通過原始的手藝,設計製作出原汁原味,又有現代理念的絲綢服裝,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李京太相信,在自己的耐心教導,兒子一定會重拾這項技術,把老祖宗傳下來的這台織機傳下去,把方城拐河絲綢技藝傳承下去,永不失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道熱腸 的精彩文章:

那冒著香氣的牛肉湯菜館,讓人如此迷戀這家鄉的味道

TAG:古道熱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