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博物館,過一種看得見的生活

走進博物館,過一種看得見的生活

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道:

「有時,我的心在哭泣,渴望看到所有這些東西。如果我僅僅憑藉觸覺就能得到那麼多的快樂,那麼憑藉視覺將會有多少美展現出來啊!

可是,那些有眼睛的人顯然看得很少。對於世界上充盈的五顏六色、千姿百態萬花筒般的景象,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也許人類就是這樣,極少去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而渴望那些我們所沒有的東西。在光明的世界中,視覺這一天賦才能,竟只被作為一種便利,而不是一種豐富生活的手段,這是多麼可惜啊!

有視覺的人,他們的眼睛不久便習慣了周圍事物的常規,他們實際上僅僅注意令人驚奇的和壯觀的事物。然而,即使他們觀看最壯麗的奇觀,眼睛都是懶洋洋的。」

按照海倫·凱勒的這個標準,在我們周圍,「眼睛懶洋洋」的人幾乎到處都是,十有八九會對號入座,若不揭示出來,就不知道自己也在這九個中間。

一、 看不見的生活什麼樣

在我如瞎子般生活的那些歲月里,隨意挑一些照片出來,都能看見我眼睛的無知。

擺拍一個,全然不知後面的雕塑表達什麼意義。

後面立著的應該是原子,原子的世界有多麼豐富,似乎與我無關。

我曾經跟著一個登山隊去陰山山脈中段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得勝溝遊覽,其實登山也不全是為了健身,遇到美景也會停下來拍攝。問題是什麼是美景,標準不一。由於看不見,沿途絕大多數可以震撼人心的地方被白白錯過——

不會有人留意河槽兩岸被水沖刷過的地層,看下層的沙粒層如何向上層的黃土層過渡,感悟陰山山脈億萬年地質變遷的歷程。

不會有人停下腳步,蹲下來看石頭,看這些色彩紛呈的岩石是怎樣形成的,它與我們熟悉的金屬或顏色有什麼關係。

也不會有人關注這些可憐的植物,根扎得很深是為了站穩腳跟,將地下的水送到每一片葉子里。

更不會有人看羊,尤其是這群剛剛出生的小山羊,它們沒有手卻能夠爬到那麼高的地方。只有這個小孩子對羊產生了興趣,他好奇地爬了上來,結果被他母親的一聲呵斥,終止了他對羊的探究。

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停下腳步,從靜態中看到動態,想像這塊巨石當初是如何從高處滾落下來的,那驚天動地的情景是多麼令人震撼!

峭壁上好像有一個字,是女人的「女」字嗎?是人工鑿刻的還是自然形成的?沒有人停下來觀察、思考!

為什麼樹的一側掛滿了枝椏和根須?

為什麼附近還停泊著鐵船?

沒有人願意駐足思考,我是路人,管它溝里發生過什麼,哪怕洪水滔天!

更不會有人對傳統建築感興趣,感悟山裡人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道理,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懂。

也不會對這個感興趣,只知道它是加工糧食的工具。

即使到了目的地,也很少有人細看碑後面的文字,這個地方究竟有誰住過,他們做了些什麼?

更不會有人站在軍人的位置上思考當年的司令部為什麼要設在這裡。當然,也不會有人關心,是哪位領導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將現代化的游泳館(見半山腰藍色建築)建造在司令部頭頂的山坡上!

我以為看與不看可能與有沒有文化有關,結果發現,許多有高學歷的人也不擅於使用自己的眼睛,他們喜歡在台上(或文章里)使用高大上的語言,在台下,依然關閉雙眼,對於藏在身邊的美和奧秘視而不見,他們的理由是「術業有專攻」,用標籤給自己的看不見找理由。

我終於發現,不看和看不見幾乎是全民的問題。

二、看不見的原因在哪裡

1、缺乏「看見」意識,眼睛只停留在人的基本需要和某些單一的事物上,借用海倫·凱勒的話,就是「極少去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眼睛),而渴望那些我們所沒有的東西。」

2、缺乏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習慣於接受眼前的、現成的,很少探究事物的源頭及發展脈絡。

3、長期接受非「物」為主的教育 在公式和符號里徘徊 ,眼睛停留在書本上而不是事物上,即使再震撼的事情也用平淡的眼神來看待。

4、缺乏「好的看見」經驗,沒有發現隱藏在事物當中的趣味和美,用失敗和淺看的經驗抵擋一切。

5、用所謂「興趣愛好不同」給自己貼標籤,拒絕一切新鮮事物。

6、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沒有對「看見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家長看不見,孩子就很難看見;老師看不見,學生就很難看見;社會團體看不見,公民就很難看見。

7、眼睛閉久了,就很難再睜開。

三、怎樣看見

腳踩大地,回歸以「物」為主的教育理念,從源頭和發展脈絡上尋找隱藏在事物當中的美和奧秘,是培養會看且看得見的眼睛的關鍵。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說:「如果,由於某種奇蹟,我可以睜眼看三天,緊跟著回到黑暗中去,我將會把這段時間分成三部分——這一天,我將向世界,向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類進步的奇觀,那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這麼多的年代,怎麼能被壓縮成一天呢?當然是通過博物館。」

博物館是以「物」為主的公共教育場所,集中反映了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及物質遺產,既有源頭又有過程,是學慣用眼的好地方。以我熟悉的內蒙古博物院為例——

(一)走進遠古看生命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應該是每個人都感興趣的問題。內蒙古博物院「遠古世界」展廳將地下發現的各類遠古生命的化石標本系統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看到今天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包括動物、植物以及人類自己究竟是怎樣一步步從無到有地發展過來的。

正如海倫·凱勒參觀完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後說的一樣:「我曾經渴望親眼看看地球的簡史和陳列在那裡的地球上的居民——按照自然環境描畫的動物和人類,巨大的恐龍和劍齒象的化石,早在人類出現並以他短小的身材和有力的頭腦征服動物王國以前,它們就漫遊在地球上了;博物館還逼真地介紹了動物、人類,以及勞動工具的發展經過,人類使用這些工具,在這個行星上為自己創造了安全牢固的家;博物館還介紹了自然史的其它無數方面。」

(二)走進高原看生態

看完遠古的還要看現在的。走進「高原壯闊」展廳,從內蒙古東部的茫茫林海出發,經草原、湖泊、濕地一直到西部的戈壁沙漠,在相應的生態景觀及動植物標本中來一次穿越,讓我們看見什麼樣的環境會產生什麼樣的生命,這些生命又是怎樣滿足它們賴以生存的基本需要,即生長需要、安全需要和繁殖後代的需要。

探索任何一種生命,哪怕一株小草,都會讓我們的眼睛一下子亮起來,看見隱藏在生命中常常被我們忽視的奧秘和美,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中為滿足這三大基本需要所做出的努力和選擇是多麼令人驚奇啊!

比看見更重要的是得到一次看見的享受,並在這種記憶的推動下產生更大的好奇心,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進軍,最終養成不斷探究的好習慣。事實上,你一定有很多探究不完的事物,但你一定走在要去看和正在看見的路上。

(三)走進地下看寶藏

看完地上的還要看地下的。走進「地下寶藏」展廳如同走進地殼裡,在不同層位的地層里看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是如何為我們提供各種資源,如稀土、煤、石油、天燃氣、鐵以及各類有色金屬、非金屬、觀賞石等。

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是屬於岩漿岩、沉積岩還是變質岩?

又是怎樣開採、提煉、加工並應用到我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

這是一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展覽,能夠幫助我們看見身邊熟悉但常常被忽視的那些東西。

正在籌建的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將在更大空間里,藉助更為詳實的實物資料展示自治區自然歷史與自然環境,讓我們的眼睛在宇宙、地球、遠古、現代以及地上、地下等各個空間里徜徉,感悟大自然滄桑變遷的無窮奧秘。

(四)走進飛船看航天

看完地下的還要看天上的。走進「飛天神舟」展廳彷彿走進了東方航天城,和宇航員一起飛向太空,感悟「神舟」號系列飛船從升空到返回的全過程,將我們的視野拓展到更遙遠的地方。

要想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緊鄰內蒙古博物院的內蒙古科技館是最好的選擇,它是一座集中反映科學技術的立體博物館,由「兒童樂園」「創造與體驗」「探索與發現」「地球與家園」「魅力海洋」「生命與健康」「科技與未來」「宇宙與航天」「智能空間」九大主題及公共空間標誌性展項組成,幫助我們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探索和發現更多的科學奧秘,培養我們看見的眼睛。

(五)走進文明看起源

看完自然與科學的還要看人文與歷史的。我們不但要了解事物的現象,還要了解現象背後一點一滴的線索,輾轉曲折,千絲萬縷的來歷,在橫與縱的坐標里認知世界。

走進「文明曙光」展廳如同走進人類社會的起跑線,在大量詳實的人類遺存,特別是出土於內蒙古中部的黃河流域和東南部的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的精美文物,讓我們看到了草原先民如何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們今天的生活正是在這種強大慣性的推動下繼續向前發展著。

(六)走進邊關看歲月

看完原始社會的還要看魏晉南北朝的。什麼樣的環境會產生什麼樣的生命,同樣,什麼樣的環境也會產生什麼樣的文化。

「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官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

(遼史) 數千年間,長城以南的農耕文明和長城以北的游牧文明一直處於交融、滲透,乃至於衝突對立之中。秦時明月漢時關,占長城總長1/3的內蒙古地區蘊藏了多少長城記憶,記錄了多少邊關往事。

走進「邊關歲月」展廳,如同走進一幅歷史長卷,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從林胡、樓煩到東胡、匈奴、烏桓、鮮卑。聽一段邊關故事,賞一件精美文物,感悟兩大文明如何從多元發展向多元一體轉化的全過程,從宏觀和微觀的轉換中提升我們的觀察力。

(七)走進大遼看契丹

看完邊關歲月的還要看大遼契丹的。契丹人建立的大遼王朝,統治中國北方近二百年,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走進「大遼契丹」展廳,透過遼王朝留下的一件件精美文物,結合史料、墓誌、復原景觀等內容,讓我們看到了遼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等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感悟契丹人開放、進取、包容、豁達的民族性格,體會「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道理。

(八)走進草原看天驕

看完大遼契丹的還要看天驕蒙古的。繼契丹之後,北方草原又崛起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游牧民族——蒙古族。

正如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在《內蒙訪古》一文中所說:「這些相繼或同時出現於內蒙地區的游牧民族,他們像鷹一樣從歷史上掠過,最大多數飛得無影無蹤;留下來的只是一些歷史遺迹或遺物,零落於荒煙蔓草之間,訴說他們過去的繁榮。

有些連歷史的遺迹也沒有發現,僅僅在歷史文獻上保留一些簡單的紀錄。但是這些游牧民族在過去都曾經在內蒙地區或者在更廣大的世界演出過有聲有色的歷史劇;有些游牧民族,如13世紀的蒙古人,並曾從這裡發出了震動世界的號令。」

走進「天驕蒙古」展廳,按照單元順序仔細品讀蒙古族歷史文化陳列,從「熔鐵出山 民族初興」 到「逐鹿群雄 汗國崛起」 ;從「大元盛世 多元共融」 到「明清蒙古 綿續繁衍 」,並沿著歷史足跡走進蒙古族民俗文化陳列 「游牧風韻 天人合一」,從歷史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深刻感悟這個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民族如何雄鷹展翅、萬馬奔騰,成為中國史乃至世界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走進北疆看民俗

看完歷史的還要看民俗的。同樣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由於所處的環境和歷史淵源不同而產生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走進「北疆樺歌」展廳,在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三個少數民族的生活區域里遊覽,近距離欣賞各民族在漫長歲月里所創造出來的智慧結晶,看他們的發展歷史、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文化娛樂以及宗教信仰等,讓我們的眼睛在森林與草原、狩獵和游牧以及游牧與農耕的對比中看這群人與那群人的不同,這種文化與那種文化的不同,深刻感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十)走進烽火看豐碑

看完古代的還要看近代的。當人的尊嚴遭到踐踏,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就要站起來進行鬥爭。

走進「草原豐碑」展廳,在大量革命文物,包括實物、圖片、文獻、影視資料以及場景再現面前,看草原兒女如何從1840年至1949年,特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經過長期浴血奮戰,實現民族解放的歷史畫卷。有了這樣的知識儲備,走進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得勝溝,就會有一種走進革命聖地的感覺。

(十一)走進數字看文物

看完傳統的還要看數字的。即將推出的內蒙古博物院數字展廳集內蒙古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於一體,通過三維數字還原、觸摸互動(文物牆)、數字文物櫥窗展示、視頻、音頻循環播放等技術將文物、文物信息及背景資料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有了這樣的展示空間,文物將不再遙不可及、板著面孔,可以在我們手指的操控下自由提取、打開、縮放、旋轉,讓我們的視線在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深層次的世界裡穿行,尋找人類留在記憶中容易被人忽略的美和創造力。

(十二)走進臨展看特寫

看完固定陳列還要看專題展覽。內蒙古博物院在推出基本陳列的同時,還舉辦和引進了國內外各類專題展覽,它如同一扇扇連接世界的窗戶,讓我們的眼睛像這雙來自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的「千里眼」一樣在更為廣闊的天地里遊覽。

內蒙古博物院還不定時地舉辦各類藝術展,以滿足廣大觀眾的審美需求。藝術來自生活,無論古今中外哪一件作品,都是藝術家高度提煉和創造的結果,它跨越時空讓我們看見了作品所反映的那個時代、那種生活以及那群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正如海倫·凱勒所說:「給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將通過藝術來搜尋人類的靈魂。」

要想了解更多的藝術品,內蒙古博物院附近的內蒙古美術館是最好的選擇,這裡集中展示了以反映草原歷史和草原文化為主題的各類美術、雕塑、書法、攝影等藝術品,是陶冶我們情操,熏陶我們眼睛的好地方。

除了看靜態的展示,還要看動態的演示。海倫·凱勒說:「重見光明的第二晚,我要在劇院或電影院里度過----如果這種靜態美都能那麼可愛,看到的動態美一定更加令人激動。」

內蒙古博物院北側的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和東側的烏蘭恰特大劇院常年推出歌舞、音樂、戲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各類文藝演出,通過動態表演的方式,弘揚和傳播草原文化,讓我們的眼睛在動與靜的感召下熠熠生輝。

(十三)走進講堂聽解讀

看完展示和演示的還要聽專題講座的。除舉辦展覽之外,內蒙古博物院還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教育活動,邀請館內外專家、學者、非遺傳人、普通市民,通過講座、講解、採訪、互動演示等方式,深入解讀草原歷史與草原文化,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加立體、開闊。

(十四)走進課堂動起來

除了聽與看,還要動手參與,知行合一之後,才會真正看見。為此,內蒙古博物院還專門為青少年開闢了互動空間,常年為中小學生舉辦「歡樂大課堂」知識競賽、小講解員培訓班、綜合實踐課、相約周末、流動博物館進校園等多種寓教於樂的活動,讓中小學生在互動參與的過程中,探索與發現隱藏在事物當中的美和奧秘。

即將開放的呼市兒童探索博物館是一座專門為0-7歲學齡前兒童開辦的立體博物館,來這裡參觀的孩子們可以真實地走進「我自己」「我的家」「我的城市」以及「地區」「國家」「世界」「宇宙」各個展區,在角色體驗和動手參與的過程中認知世界,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並在不斷積累這種「好經驗」的過程中,培養「看見」意識和「看見」能力。

興趣是打開「看見」之門的一把鑰匙 (「趣」字由「走」和「取」組成),有什麼力量能夠喚起讓孩子們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走過去去做某事呢?除了基本需要之外,玩是最大的動力。科學證明:不同類型的遊戲可以培養兒童不同方面的發展,玩的內容越多、範圍越廣、積累的好經驗越豐富,孩子「看見」的興趣和「看見」的意識就會越濃,發展的空間就會越大,綜合能力就會越強。

(十五)走出展廳看世界

如同讀書不是為了停留在書本上一樣,走進博物館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只停留在博物館裡,而是為了擁有一雙會看且看得見的眼睛。

一旦我們有了這樣一雙博物館人的眼睛,那麼在我們眼中,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館,同樣令人震撼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就藏在其中。將博物館與生活建構在一起,我們的眼睛裡就有永遠看不完的美和奧秘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

海倫.凱勒說:「假如我是個大學校長,我要開設一門必修課程,就是』怎樣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們將向他的學生講授,怎樣通過真正觀看那些從他們面前過去而未被注意的事物,使他們的生活增添樂趣,這將喚醒他們沉睡而遲緩的天賦。」

但是,我們知道,眼睛閉久了,一旦變成習慣,就難以再睜開了,看見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博物館承載著萬物的源頭和發展脈絡,是知行並舉的理想殿堂,應發揮自身優勢,嘗試建一所以「物」為主的博物館式大、中、小學校,以踐行的方式從源頭學起,培養學生看見的眼睛,過一種有思想、有能力,會看且看得見的多彩生活。

長按識別下圖中二維碼

觀看精彩視頻

十萬少年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

第一季

十萬少年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

第二季

-END-

文圖:趙學東(單位:內蒙古博物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圈 的精彩文章:

這個最大最完整最高規格的南宋墓主人是誰?

TAG:文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