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碧桂園2018業績目標鎖定7000億!萬科腳步竟放緩?

碧桂園2018業績目標鎖定7000億!萬科腳步竟放緩?

2017年,在「房住不炒」總基調下,全國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緩,但銷售規模再創新高。優秀房企把握市場結構性熱度輪轉機遇,走出了波瀾壯闊的業績大年,百億房企大幅擴容。縱觀龍頭房企和中小房企的業績,2017年都有了較為明顯的增長,對於2018年業績,他們也有自己不同的規劃與發展。

龍頭房企業績增速較均衡 前三爭奪白熱化

數據顯示,2017年房企銷售額超千億的有16家,分別是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保利、綠地、中海、龍湖、華夏幸福、綠城、金地、華潤、新城、招商蛇口、泰禾、萬達。

超過百億的房企有144家,一年時間大幅擴容,比2016年新增13家。百億陣營梯隊化格局逐步固化,500億分水嶺顯現。

百億企業演變成五個陣營:5000億以上、1000-5000億元、500-1000億元、300-500億元、100-300億元,對應的企業數量分別為3家、13家、24家、77家、77家。

其中,1000億以上、500-1000億企業數量穩步增長,穩中有進;而300-500億、100-300億陣營數量則略有減少。這也反映大中型房企積極力爭上遊、銷售規模更上台階,而500億以下房企競爭優勢逐漸減弱。

就龍頭房企的數據來看,碧桂園、萬科和恆大依舊霸佔前三甲,其中碧桂園的業績增速為三者之最,從2016年的3088億增長到了5508億,上漲78%;萬科在2017年「換帥」之後則保持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增長速度,業績從2016年的3648億飆升至5299億,上漲45%;恆大則從2016年的王座位置「跌落」,降到第三名,2017年業績5010億,與2016年相比上漲34%,恆大也是前三強中業績增速最低的。

這三家房企2018年的業績展望也分別達到7000億,6200億和5500億,競爭漸趨進入白熱化。

就數據來看,碧桂園、萬科、恆大憑藉提前以較低成本布局全國區域增長極及剛需、改善型為主的產品,牢牢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和結構性機遇,實現銷售業績的快速突破,強者恆強。

緊隨其後的1000-3000億企業共10家,增長率均值為53%,主要憑藉布局、產品、品牌等優勢,在市場波動中以更靈活的調整能力,實現業績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緊隨其後的融創中國2017年業績達到3620億,比2016年相比上漲140%。在2017年,融創中國一直都是地產圈的一個關注焦點,從接手萬達、樂視再到入股鏈家等一系列事件,孫宏斌和他的融創中國也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從龍頭房企的業績來看,「越大越強、強者恆強」的競爭法則已成共識,格局分化加劇。房地產行業已進入資源主導階段,規模型房企具有較強的資源集聚效應,優勢資源不斷向大型房企傾斜,中小型房企的生存壓力進一步加劇。

中小型房企規模擴張迅速 2018或實現跨越性發展

數據顯示,2017年業績達到500-1000億企業完美的詮釋了「黑馬」級躍遷,增長率均值為84%,在踏准市場機遇的前提下,以更高的周轉率、槓桿率、執行力加速趕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牢牢佔據一隅。

其中,旭輝集團在2017年實現大跨越,業績達到1040億,領跑中小型房企軍團,比2016年上漲96%;緊隨其後的藍光發展和中南建設增速更是驚人,超過一倍。但是就中小型房企的業績來看,差距較大,旭輝集團已經踏入千億房企的大門,而與之相差10位的世茂股份業績「僅有」216億。

另據數據顯示,100-300億企業業績波動較大,不乏業績下滑的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下面臨較高的運營風險。

隨著房地產多元供給體系逐步完善、長效機制加速建立、資金面繼續收緊,百億房企需在大規模搶收的快感後保持清醒的頭腦,緊跟行業「房住不炒」下人民需求強烈的品質型、生活服務型需求,真正以「繡花功夫」磨鍊並提升企業運營能力,提早應對行業變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房掌柜佛山 的精彩文章:

因機場規劃調整 高明更合7.3萬㎡地塊終止出讓

TAG:房掌柜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