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和田玉的致富神話,從來都不簡單!
本文來源於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新疆的和田玉巴扎曾經是一個充滿財富神話的地方,如今這樣街頭的玉石交易,也許是很多人的回憶了。
在這裡,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可能讓你一下暴富,也可能讓你血本無歸。這就是玉石圈的「賭石」神話。今天,我們從兩個賭石故事來聊聊大家鍾愛的和田玉。
1
砸150萬買和田玉,結果......
一位玉雕界的資深人士,曾經在2005年花了150萬元收購了一塊重達1.5噸的和田玉料,表層看起來顏色很白。當時,業內的很多人也都十分看好這塊料子。誰曾想一刀切下去,所有人都傻眼!
原來,這塊玉料只有表層的1厘米是玉,再往下面就是石頭了,完全沒辦法用。
這是傳說中的「玉包石」。連玉雕行家都直呼「沒見過」。很顯然,這150萬瞬間打了水漂。
當然,買玉看走眼的事情,其實天天都在發生,只不過,有的人大方說出來分享失敗的經歷,有的人則選擇沉默,一個人療傷。
2
10萬元的籽料沒人要,自己切.....
曾經在新疆民族工藝美術廠擔任玉石採購員的維族人帕塔爾,花了10萬元買下一塊外邊看上去並不算太好的籽料,放在朋友的玉石店寄賣,卻無人問津。最終,他決定自己切了這塊料,一探究竟。
切開裡面是白白的,料子很細,當場就被幫他切料的玉商以47萬元買走,刨去成本的10萬元,這塊料子讓帕塔爾賺了37萬元,這大概是10多年前的行情了。如果放到今天,肯定能賣個更好的價錢!
和田玉的玉皮
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沉積下來,籽料的表層經過不斷的熱脹冷縮,表面逐漸滲入鐵、鎂、鋅等微量元素,經過千萬年的埋藏之後,在籽料的表面形成了一層殼,即皮殼、皮子。
如果三價鐵離子比較多,一般是紅皮子或黃皮子,如果周圍還有一些有機的東西,可能就變成了黑皮子。
好玉有好皮,可以錦上添花,增加玉的價值,可皮色下未必是好玉。
即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穿透皮殼,能看清玉石內部成色的優劣,因此在交易中,人們依舊要依靠經驗來做出判斷。這裡面的「喜與悲」,只能自己體會了。
「和田玉未來的發展趨勢」
和田玉籽料,尤其是精品籽料,其未來的產量和存量會越來越少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可見其保值、升值空間大。
01
價格持續上漲
物以稀為貴,和田玉市場上,和田玉籽料供不應求,價格還會再漲。尤其是精品和田玉籽料,其價格上漲已經成定局。
02
克價過萬成常態
如今在一些拍賣中,一些精品級籽料,拍出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有人不相信認為是炒作,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事實告訴我們:一、和田玉很有市場,二、和田玉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三、頂級和田玉克價過萬將成為新常態,很多玉友也開始接受這個價格。所以,在未來精品和田玉上漲已經成為情理之中的事情。
03
消費力將具有上萬億市場的空間想像
綜合分析前幾年的市場,和田玉籽料的價格一直處在持續穩定性增長和持續快速性增長兩個階段。可以預測,精品籽料的價格上漲將不會有盡頭,而中國的和田玉消費將會是一個具有上萬億市場的想像空間。
「怎樣收藏和田玉?」
01
愛好
和田玉知識繁雜,種類太多,所以,收藏宜精不宜全。因而無論是從知識還是經濟能力,根據愛好選擇收藏是收藏的第一步。愛好是收藏的動力,知識是收藏的堡壘。
02
審美
沒有審美,你和美玉真的只有擦肩而過的緣分。玩玉,辨別其真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與之同樣重要的,還有審美。可以說,一個人的審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玩玉的級別,其藏品的優劣。
03
心態
收藏,應該是擁有,而不是簡單的佔有,收藏是對美的發掘,而不是對物的掠奪。能夠感受和田玉深厚歷史文化內在美的本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人與和田玉進行超越時間的情感交流和對話。
04
理性
收藏需要理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如今的收藏者往往因缺乏正確的理念引導,在人云亦云中迷惑、盲從、跟風、捨本逐末。切記,收藏和田玉要量力而行,切合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避免盲目隨眾。
近年來,我國的收藏家隊伍不斷壯大,市場消費驚人。「為自己投資」也正是目前大多數人正在考慮的問題。相對於股票,房產投資,玉石有著極大的潛力。而在琳琅滿目的玉石收藏品中,和田玉更是獨佔鰲頭,成為最佳的收藏品之一。
「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是收藏的黃金法則,而和田玉恰恰符合這樣的法則。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