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劍工序大揭秘,看會了辭職鑄劍吧
寶劍劍體,從原料到成品,須經過打坯、熱鍛、鏟、銼、鏤花、嵌銅、磨光、裝潢等28道工序。其中關鍵是鍛煉。
龍泉劍的冶煉,從初期的青銅劍轉化為鐵劍演變到夾鋼劍,再發展到純鋼劍。劍的鍛造過程大體如下:
一、 花紋鋼
摺疊花紋鋼是採用多種不同性能的鋼鐵,混合冶煉、鍛打、摺疊反覆幾百幾千次,鋼鐵中的雜質物都提煉凈了,然後成型劍坯,精加工後在劍面上自然顯現出不同的水波紋、雲彩紋、岩狀紋,這種鋼成品率低,所以價格比較貴,要有欣賞水平、志趣愛好、經濟條件等等,才會買此類珍品。
二、 夾鋼
夾鋼就是中國的傳統鑄造法,夾鋼使用毛鐵置於兩側夾45# 碳鋼夾合打造,稱夾鋼,這種方式鑄造在日本叫三刃物(而不是低碳夾高碳)。
1、錘打:將鐵塊在爐中燒熔,經滲碳工藝製成劍坯,反覆多次,其程度視所制劍質(硬劍、軟劍或武術劍)而定。
2、刨銼:用鋼刀削銼,使劍身厚度適中,劍脊與劍刃之間呈一定坡度,劍脊須居劍身正中,並成一直線。
3、磨光:將已銼之劍置於厝石上磨光。用金金剛沙布裹鐵尺均勻磨擦。先用粗沙布粗磨,後用細沙布細磨。磨光之工倍於錘打與刨銼。
4、鑲嵌:磨光後,在劍身上用鋼針鏤刻圖案、劍名、店號及定製者囑題之字,嵌上赤銅,經化工處理,使青光劍身上呈現金色,產生色彩對比,具有靈光寶氣感。工匠鏤刻圖案,不用描圖,只憑一支鋼針在寬僅寸余的劍身兩面運針自如,鏤刻黃龍金鳳,栩栩如生,奔騰欲飛;七星如北斗行天,光耀奪目,極具藝術構思。
5、淬火:運用傳統淬火之法,「強鍛」後,使用特殊淬火劑作「柔化」處理,使劍身剛柔並寓,能屈能伸。屬高精工藝,非一般匠工所能得心應手。
6、鋼磨:將已具彈性之劍,再用鋼塊磨礪;或用鋼尺緊扎劍身,置於厝石上磨。龍泉北鄉有座山,特產厝石,俗名「亮石」。劍經「亮石」磨後,不用鍍鎳,劍身青光照人。
劍質的優劣,除鍛煉技術外,還與淬礪的水質、淬火劑、氣候等都有很大關係。


TAG:龍泉寶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