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曉桂的葫蘆雕刻藝術

劉曉桂的葫蘆雕刻藝術

曉桂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姓劉,老北京人了,家住同一個區里。他平日填詞吟詩,尤其愛好雕刻葫蘆。

《詩經·大雅》記載:「錦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說,人類出自葫蘆瓜。葫同壺,民眾的人生歷程都蘊涵在『三壺』之中:『破壺』(人從瓜出)、『懸壺』(醫藥濟民)、『壺天』(魂歸壺天)。這壺都是指葫蘆。玩葫蘆斗蛐一直是老北京傳統,幾經沉浮,如今,幾近失傳的葫蘆雕又興盛起來,玩收藏者頗多。

沒見過曉桂是如何刻的,百度一下了解到這種傳統的複雜手藝。據說葫蘆雕有印、刻、砑、燙等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

印:就是待葫蘆長成印上花紋,形成浮雕,一般設計在葫蘆通體,四周布滿花紋,什麼四季花開、人物故事等,多用於蟈蟈葫蘆,因其身長便於印模。

刻,就是用牛角或瑪瑙刻成器具,按葫蘆圓體隨勢刻畫,線條流利,形體簡練,多為花草、魚類及戲曲人物故事。

砑,砑花是匏葫的特殊製作工藝,創製於北京。在清道光年間,老北京就有砑花工藝高手,那葫蘆的圖案如天然生成一般,砑花的製法是將葫蘆表層硬皮輕度軟化,之後用不同角度的瑪瑙砑子為工具,在已定稿葫蘆身上砑制出點、線、面,凸於平面,力輕則砑不凸出,力重則劃破表面麵線,完全靠手感力度進行創製。

燙,就是用電烙鐵筆在葫蘆體表面做畫,繪出花鳥魚蟲,山水風景,亭台樓閣等多種圖案,算是最簡單葫蘆雕工藝了。

曉桂自己不種葫蘆,每年去潘家園買訂製的葫蘆,也就是「身上長著圖案」的工藝葫蘆,再進行細琢深雕。

工藝葫蘆種植,這種絕活是讓葫蘆在特殊模具里生長出來。從清朝開始宮廷有人做工藝葫蘆,樣子很漂亮,因為模具是木頭手工雕刻而成,所以造價很高。有人摸索仿製清代的工藝葫蘆,把這種傳統工藝延續下來。通過雕刻將精美的圖案神奇般複製到石膏的內壁上,這個石膏就是葫蘆的模子。將小葫蘆放在模子里,每一天天的看著長大,不能落上一滴雨水,就會克隆出形狀、圖案和模子一樣的葫蘆了。

(以下圖片就是曉桂大師的一部分作品,有盜御馬、戰馬超、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原件都已被訂購的買家收走了。)

附:劉曉桂大師題詩一首《如夢令》

幹將莫邪古名劍,

鑄劍大師不再現。

留下千古傳美名,

似夢幻。

光陰少逝幾千年,

今有畫家美女喚。

不常上線就刪你,

臉色變!

吾乃幽燕多情種,

因犯天條失了寵。

壓下三界受磨難,

不由衷!

曉桂作於2012年5月贈好友莫邪。

【藝術家簡介】

劉曉桂,北京人,葫蘆雕刻工藝傳人,作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並被人收藏,屬潘家園古玩市場專櫃獨款之上乘品質,其藝術作品多次參展獲獎。自稱清修行者和永遠的和弦,愛好賦詩填詞作畫,古典吉他演奏者,擅長口哨演唱,曾北京什剎海酒吧吉他手主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