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男士的說話之道
有人問:輪迴的說法,出於佛經,孔子未曾清楚地講過,科學也還沒能證明。因此怎麼能輕易地相信呢?
答:只要是真理,就應該相信遵從,怎能還去分佛經和儒書或科學呢?一定要等孔子說了才相信,那麼孔子一生言語,能夠傳於後世的,又有多少呢?(一部《論語》不過12700字,其中孔子所說的只有8503字)如果因為書上沒有記載就不能說,那麼《六經》、《四書》里,孔子沒有一句說到自己的父母,難道今天的人也不應該談及父母嗎?同樣的,幾乎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但目前科學也還無法切確的測量證明夢境的存在,難道我們也不應該相信有夢境這回事嗎?
況且《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的說法就是輪迴的道理。《中庸》論「誠」,不說「物之始終」,而說「物之終始」。《周易》第64卦不以「既濟」為結束,而以「未濟」為結束,這都是說明循環無窮的道理。它們不能象佛經說得那樣詳細清楚,只是因為世間的聖人(佛則是超出世間的聖人)不能洞察過去未來及整個宇宙的變化規律。《中庸》也說,到了最高的真理,即使是世間的聖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
桃李雖然到春天才開花,但是它們在葉子還沒有變黃飄落的時候就已經蔭芽初伏了。暖氣雖然到春天才感覺出來,但是陽氣的復生早在冬至嚴寒之際。世間萬事都是這樣循環不息,為什麼對人生來說就有所懷疑呢?
人類因為肉眼的局限而不知道輪迴的事實,但是不能說看不到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磁場、電波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都看不到。今天,在物質生活上我們進步了,但正因為追求外在的物質享受,而忽略了內心潛能的開發,精神面貌大大落後了。釋迦牟尼佛具備了最高智慧,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道出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觀,指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還說一杯水中有八萬四千蟲。這「蟲」正是微生物。今天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與顯微鏡,證明了佛陀所說的宏現世界與微現世界的現象完全正確。
科學的發展不斷地為佛經提供了新的註腳。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伊昂?史蒂文森教授(Ian Stevenson,1918-2007)和吉姆?塔克副教授(Dr. Jim Tucker,1960-)將近半個世紀有關兒童前世記憶的研究,在科學界和醫學界已獲得了高度的肯定。他們的研究成果,是證明輪迴轉世的存在最具有說服力的現代科學證據。這些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超過三百部的學術著作和書籍中。
真正理解什麼是科學以及這些研究成果背後意義的人,自然而然不會對因果輪迴的現象感到驚訝和懷疑。更何況科學的精神和理論都是建立在因果的關係上。否則哪來的分析推究和預測。唯有那些習於容忍似是而非的人,茫然無知卻甘於盲目的迷信科學,才會少見多怪、大驚小怪,從而導致了對科學精神和事實真相的誤解和毀謗。
佛陀所說的事實與真相,世間聖人已不能望其項背,何況是世智辯聰的科學家和煩惱纏身的凡夫俗子。但佛陀卻鼓勵我們親自去驗證他所說的道理,這實事求是的精神,就連傑出的科學家也要自嘆不如啊。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實踐,能開發自心的無限潛能,徹悟宇宙人生的本來面貌。因為眾生本具佛性,次第漸修只是為了恢複本來的面目而已,所以佛陀才說,本無所得,自性具足。
想起沉鬱了將近半個月的天氣,陰晴不定,一場場秋雨,攻城拔寨般與心情撕扯著,將心情困頓於憂鬱的囹圄中,書也讀不下去,字也寫不出來。
面對著瀟瀟秋雨的濯洗,萬般心事訴與誰說,心字成荒,悲秋之感油然而生:並非效顰小女兒家的閨情樓怨,期期艾艾為別離望眼欲穿,輕羅小扇中都是舉輕若重的心事繁蕪;也並非附屬士大夫悲天憫人,心系蒼生的閑愁最苦,寄情於詩酒仗劍,走近了渚清沙白的自己,卻遠去了鐵馬金戈的澀澀烽煙。面對著滿目狼藉的紅衰翠減,如浮萍般漂流易散的落葉與花瓣,舞盡最後的風流繾綣,無非從枝頭到地面的零落。
回想前塵,人生也不過如此,繁華落幕後即是風煙俱靜的沉寂,什麼千古風流在時光與歷史中都變成了稗官野史里按圖索驥斷腸風月的只鱗片羽,什麼萬世恩怨也無非換作秦樓楚館裡的話本與彈詞,一唱三嘆,都付於急管繁弦。人如滄海一粟,卻往往都變成了滄海遺珠。
一生的情感歷練,在時光面前也不過曇花一現,莽莽紅塵,即使做一粒塵埃,總也沾染了些許人間煙火氣。那些紅粉知己,紅袖添香,總是可遇不可求,在無始無劫的時光涯岸中,在熙來攘往的人海黃昏里,是何等的緣份使然,才能執子之手,白首不相欺。縱然相識相守,也並非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簪花肥馬,鮮衣彩綬,總是趨之若鶩投懷送抱的多,篳路藍縷,柴籬茅舍,無非門可羅雀不告而別的多。短短的一生,未完成的夢想有很多:想去一趟西藏的布達拉宮,觸碰離天國最近的雲朵;想與自己的對手冰釋前嫌,握手言和,只為幾世之中我們曾經做過兄弟與朋友;想更加愛自己的愛人和父母,因為,此生活著就是讓他們更加幸福與安康;想讀更多的好書,讓自己更加充實,寫一些不著邊際的文章,只為從一而終地喜歡文字……還有,很多很多未實現的願望,讓自己更加努力的去一一實現它們,自己可以容忍自己的庸常,卻不能容忍自己的不努力! 在如此晴朗的日頭下書寫文字,希望文字也沾染上陽光的味道,溫暖了自己。
然而眾生迷得太深,煩惱愚痴覆蓋了本性。就像千年寶鏡被厚塵覆蓋,不能顯現本有的光輝。又像懷裡藏著寶珠的乞丐,懵然不知而到處求乞。這也就好比現今的生活,泛濫著商業化的產品和消費,障蔽自性智慧的慾望塵埃越來越厚重,良知和慈悲也就漸漸消失。有血有肉的,無論是人或動物,也只能像機械和產品般的操作和被操作。
《楞嚴經》有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dàn,吃的意思)... 汝(你)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因果輪迴,如是操作而已。世人不知、不信、不理,才會做出種種荒謬不堪的行為。當今世上,唯有明白了因果報應,生死輪迴,才可以勸勉人們為善,也才可以遏止人們作惡。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的詩吸引遊客來到楓橋,鐵嶺關守持古鎮口,古炮台放哨站崗宇。民安寇御勝旗飄揚,楓橋夜泊掛燈結綵。梅亭待月迎旭,江楓凌波愁眠軒。梅園小道聞馨,臘梅散香染黛瓦。杳影榭廊聽鍾橋,鵲逢喜果鐘聲揚,辭舊歲,候雞鳴。金光躍波渡慈航,水驛長廊戀古居。清風載航水上游,水潑埠頭起波瀾,日月零,歲歲平。
江楓洲渡船航,魚米水鄉古運河,明清時期商貿地,街坊兩側顯舊址。楓橋北街商旗飄,蘇藝名人剪紙坊,蘇城微略圖,古鎮山水護城河,虎丘盤門建城牆,十二生肖剪生動,四季花卉栩如生。美人一笑傾城仰,留倩影,印象派。蘇綉坊,留園耦園獅子林,精華一落畫中綉。蘇點設街坊,龍鬚酥香口甜,雲片糕松仁味……,款款糕點故鄉情。古驛留一影,明清風味一席捲。垂柳拂茶亭,河道水蕩漾。唐燈照絲路,名綉出渡口,驚虹千萬里。驛站銀縷錦帛萃,寒山鐘聲驚虹渡。
一渡江楓橋,樺林瀟瀟雨,纖道路漫漫,鴿子傳佳音。江楓草堂楓橋苑,案落禍起驚魂魄,磬石難斷鬼魔路,寒山鐘聲度平安。漢學居里通醫學,植草去風寒,焙藥材,訪鄰里,持診斷。孔雀開屏謝神醫,竹園風瑟瑟,行醫編書卷,隱士爾清然。詩經長廊懷古人,曲徑小亭聚舊情,榭宇情,撫青鼎,金鐘鳴。斜陽透過千瓦頂,金果累累春滿枝。
江楓漁火隱居眠,普度眾生梵音傳。聲聞忉利閣中坐,有唐遺音詩卷集。一枝園賦詩畫,漁隱村閑釣味。河畔泊舟楓橋下,輕波划槳漁隱橋,柳絮綿綿飛天揚,橋廊作詩,燈塔照明。草藤倚牆頭,心經立華碑,凡塵去邪惡。教書育人亮前程,名利仕途淡如水,悟覺明道綠葉盛。北寺塔聳系平安,塔影鐘聲詩韻傳。唐寅詩石一文風,楓橋石碑添文韻,走長廊,青藤索;葫蘆瓢,仙丹臨。
渡過江村橋,小舫送客謝舊歲。緣來和合石,恩怨何時了?姑蘇寒山寺,三聖菩薩踩雲頂,聖水灑福地。木雕石雕瓦雕,眾佛林立古剎,香爐裊裊,鍾遍福音。養心殿,木魚吟,舞劍法,安傷痛。誦經文詩詞起,菩提子轉念情。千年銀杏佛道緣,寒山古塔征厄難,舍利光,法寶照,慈善閣。石聞青鐘聲,冤讎相報天有意。天劍一把守佛門,木欄柵圈鬼妖魔,天松擋道扶平正,飛檐長廊避災害。蓮花燈,青石影,霜雪滿天蓮坐暖,淚燭始干對無眠,楓橋一渡踏鐘聲,隱士揮毫佳詩篇。
晚霞映照塔園路,和風輕鈴音韻律,迎新春,接福祥。燈燭交輝除夕夜,錫紙燭光寺院明。香客滿堂擠寶殿,熙攘人群聽鐘聲。黃綢金銅細細綉,千紫萬光照大殿。法會灑仙水,鼓聲除憂慮,誦經去邪念,佛光照前路。零點,萬星會集,鐘聲四起,一百零八下祈福祝願送上天際,心隨鐘聲飛,鳳年吉祥緣。一聲轟響飛天禮,星光煙花綻放開,光影交錯寒山寺,觀音慈航濟世來,楓橋普渡民眾安。鐘聲遍揚姑蘇城,古都千載江河盪。飛屑落紅滿地,碑文永垂千秋。


TAG:夜聽懂得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