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她是一種很強大的真實。她裸露著,不是身體,而是靈魂。她用她的全力去愛,她讓她愛的男人,變得強大起來,驕傲起來,隨心所欲起來。然後她自己第一個被傷害。她的強大讓男人下手很重。其實,她是很疼的……」

——電影《蕭紅》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去世前眼角的這滴淚,是蕭紅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遺物。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點,蕭紅於瑪麗醫院病逝,享年31歲。

幾日前,迴光返照的她在紙上寫下:

「「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當然不甘,31歲的年紀,放在今日,那就是一個女子最美好的時光。

在杜拉斯的自傳里,她說:「我的一生,充滿了動蕩,我喜歡這種動蕩。」但蕭紅是不喜歡的,她甚至對動蕩深惡痛絕。

她一生都在追尋終結動蕩的答案,卻又歷經一生動蕩。

是不是民國時代耳熟能詳的才女們,她們之所以偉大,除了傳世的作品,還因為轟烈的愛情。

可是縱使同樣才華橫溢,論作品的名氣,蕭紅遠不及林徽因、張愛玲、陸小曼等人,論愛情的凄苦,蕭紅卻又無人能及。

令人扼腕。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蕭紅說:「我所有的不幸就是因為我是個女人。」

不以為然。因為一個女人,在愛情里的姿態,如果低到不如塵埃,註定得不到真愛。

陸哲舜、汪恩甲、蕭軍、端木蕻良,蕭紅,你為何不明白,愛錯,不如錯過,愛得太快,你又如何不會愛錯。


01

在冬天一個清冷的早晨,蕭紅在街頭偶遇弟弟。在咖啡館喝咖啡時,弟弟勸她:回家去吧!別流浪了。

她卻回答弟弟:「那樣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願意受和我站在兩極端的父親的豢養……」

在蕭紅眼裡,「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對待僕人,對待自己的兒女,以及對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樣的吝嗇而疏遠,甚至於無情」,所以母親早逝後,她與父親之間,只有疏離和冷漠,繼母能給予她的也只有打罵和誣陷。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童年時期的蕭紅

祖父,是蕭紅童年時期唯一溫暖的記憶。但祖父給她再多的疼愛,這對於極度缺愛的蕭紅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灌注其一生。所以在長大後,蕭紅窮盡一生都在追尋愛,乞求愛。

蕭紅骨子裡,是叛逆、頑皮、堅強又敏感的,她不缺主見,不缺自我意識,所以1930年,才19歲的蕭紅,毅然逃離封建父親為她安排的包辦婚姻,和熱烈追求她的表哥陸哲舜私奔,來到北平的女師附中讀書。

他們租住在一座小院里,已有妻室的陸哲舜許諾和封建包辦的妻子離婚,和她在一起。

可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風花雪月在現實面前永遠不堪一擊,在雙方家庭都不給予經濟支持的情況下,他們的生活日益窘迫,逐漸無以為繼。

陸哲舜雖然思想新潮,舉止浪漫,卻並沒有多少成熟與擔當,在現實的重壓下,他最終選擇逃回自己的妻兒身邊,拋棄蕭紅。

這是蕭紅第一次嘗到背叛和拋棄的滋味。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02

寒假返家後,蕭紅即被震怒的父親軟禁,不久,她又逃回北平。

在北平,她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出現了。這個男人就是與她有一紙婚約的汪恩甲。他不僅沒有怨恨蕭紅逃婚令他蒙羞,還為了她千里迢迢追去北平。

他的良苦用心讓蕭紅再次迷失。一番思想鬥爭後,她決定隨同汪恩甲回鄉。但汪家怎可能還願意接納蕭紅,汪恩甲大哥汪大澄出面解除了兩人的婚約,並威脅汪恩甲,如果繼續和蕭紅在一起,就不再給他一分錢。

汪恩甲還是選擇了蕭紅,他們逃到哈爾濱,並且同居在十六道街東興順旅館中。

不久,蕭紅懷孕了。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在蕭紅懷孕五個月的時候,他們已經欠了旅館巨額的房錢。

臨產期近時,汪恩甲不告而別,從此銷聲匿跡,只留下懷孕的蕭紅獨自面對無力償還的債務。

蕭紅,被她傾心所愛的男子,再次拋棄。她被店家關進倉庫里,終日只能在幽閉狹小的空間中孤獨度日。店家甚至計劃將她賣給妓院。

一個孕婦,那該是怎樣的一種絕望。


03

不得不承認,蕭紅是聰慧的,身臨絕境,她寫信給《國際協報》的編輯裴馨園求助,裴馨園同情蕭紅的處境,就託人帶著幾本書去看望她。

這人就是蕭軍,一個即將在她生命里佔據大幅篇章的男人。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1934年,蕭紅與蕭軍在離開哈爾濱前夕的合影

他們的第一面,就在那個逼仄陰暗的倉庫中。蕭軍後來回憶第一次看到蕭紅:「一張近乎圓形的蒼白色的臉幅,有一雙特大的閃亮的眼睛,是我認識過的女性中最美麗的人。」

他沒有用蓬頭垢面來形容初見時蕭紅的狼狽,也許就是因為當時他恰巧看到了蕭紅放在桌子上的詩,她的才華讓他的這段回憶得以美化。

他們一見如故,一番暢談後,蕭紅問蕭軍如何看待愛的哲學,蕭軍說:「愛便愛,不愛便丟開!」真是一語成讖。

他們相愛了,兩顆年輕的心,因為仰慕彼此的才華而在一起。但這並非悲劇的結束,反而只是另一場悲劇的開始。

他們依然不幸。生活始終貧窮窘迫,靠微薄的收入和朋友的救濟艱難度日。他們居無定所,到處寄人籬下。他們三餐不繼,時常飢腸轆轆。

他們一無所有,只有蕭紅對蕭軍不顧一切、竭盡全力的愛。

為了留住蕭軍,生下汪恩甲的孩子後,蕭紅不看一眼就將孩子送了人。她知道蕭軍喜愛她的才華,她就拚命寫作,想要以此維持自己在蕭軍眼中的魅力。

但蕭紅並沒能如願。蕭軍本就是個浪子,出軌,成了蕭紅不得不接受的蕭軍的常態。

蕭軍對蕭紅的才華,也從一開始的欣賞,演變到了嫉妒。他的大男子主義讓他在察覺到這一事實的時候,變得瘋狂、暴戾。

他無視蕭紅的痛苦與掙扎,甚至還屢次對蕭紅進行家暴。他是學武出身,又當過兵,下手很重,毫不留情。

朋友看到蕭紅臉上的傷,關心詢問怎麼回事,蕭紅為他欺瞞,他卻滿不在意大聲地說那是自己動手打的。

自卑的男人,總是用這樣的方式宣示自己的主權,以此彰顯自己的強大。

1938年,蕭軍在一次爭執中提出分手,蕭紅答應了。儘管此時的她,已經懷上了蕭軍的孩子。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蕭軍蕭紅在道里公園


04

離開蕭軍後,蕭紅已是遍體鱗傷。愛情,將她傷得體無完膚,一顆心也是千瘡百孔。但儘管如此,她依然相信愛情,對愛情抱持近乎愚昧的簡單與執著。

她最後一個男人,是端木蕻良。他們舉行婚禮時,蕭紅說,她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

但端木對蕭紅是不夠愛的。他只是愛慕蕭紅的才情,讚美她的文章。

因為惺惺相惜,而引來流言蜚語,在端木老年的回憶里,朋友們的指責,加上蕭軍逼迫他娶蕭紅,使他覺得如果不明確他和蕭紅的關係,將使蕭紅處於尷尬境地,所以他娶了蕭紅,接納了懷有蕭軍孩子的蕭紅。

言下之意,端木表明自己是迫於無奈而不是因為愛。

所以,當抗戰局勢緊張,需要逃難的時候,他拿走了唯一的一張船票獨自逃往重慶,拋下了挺著大肚子的蕭紅。

哀莫大於心死,蕭紅默默接受,她沒有過多責怪端木,而是自己挺著肚子艱難逃亡。與端木會合之後,他們一起去了香港。

蕭紅躲過了戰亂時紛飛的炮彈,卻還是沒能躲過註定的死亡。長期奔波逃難,加上經年累月營養不良,蕭紅染上了重病。

在醫院最後的時光,端木常不見蹤影,陪伴她的,也只有一個朋友駱賓基。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05

對蕭紅而言,愛,就是她生命的全部,為了愛,她可以義無反顧。

所以她才會落得眾叛親離,她的一生都在流浪,一生都在「逃亡」,每一次愛情,像是飛蛾撲火,不計後果。

缺愛的童年,讓她沒有絲毫的安全感。這樣一個女孩,太容易心動,太容易感動,遇到一個對她稍微好些的男人,就恨不得把自己毫不保留地託付。

對待愛情,她自欺欺人,愚蠢得近乎盲目。她縱容自己沉浸在別人微薄的付出中無法自拔,就算受傷,也甘願沉淪,不願脫身。

蕭紅太需要情感的慰藉,太過渴望被保護,所以她愛得太不計較,所以愛得太快,結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轍,只剩唏噓和悲哀。

她的愛,終究是變成了男人傷害她最好的利器。

蕭紅:女人,愛得太快,難免悲哀

1934年夏,蕭紅在青島櫻花公園

「她不停的寫作,寂寞和撫慰都來自寫作。在夢中長大的孩子,都是極端孤單的。她在寫作中尋找她的故鄉、親人,尋找窮人、婦女和兒童。

她在書寫中靜靜地呼吸,燃燒起來,記憶之火如此溫暖。她一生追求愛與自由,在這充滿暴力的,奴役與欺辱的社會中,從異鄉到異鄉,從異鄉到異鄉。」

蕭紅,願你來生,不再被愛流放。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讓我們一起讀書吧」公眾號,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