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參學在首爾國民性格

參學在首爾國民性格

參學在首爾(11)國民性格

文/然妙法師

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樣,每個國也都有本身特有的國民性格。在大韓呆了幾年,每每被人問起韓國印象,我所能回答的總是「中間」兩個字。東北亞地區中韓日三國,環境潔凈度、園林美學、生活精緻度、行為儀式感、處事圓融方向等等,各各方面做比較,大韓都屬於中間狀態。所謂的中間狀態,就是比中國多一點,比日本少一些。諸多社會習慣,也是夾在中間,兩不著邊,又都有相似處。甚至於版圖,中國是大陸,日本是島國,大韓則是半島,依然還是中間狀態。我覺得這個非常有趣,環境造成社會現象,社會影響形成國民性格,國民性格約束道德標準,道德標準指導為人處事,為人處事方式又再造就個人性格,於是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形成,人的行為方式也變為一種模式,有了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的區別。

各個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觀、思維方式,這其中不能單純的分好壞善惡。事實上,除去大是大非大方向的問題,許多枝末小節都是好壞善惡難分,個人的觀點立場不同,善惡區別就不一樣。但人的一生又能有幾件大事,大多都是小節連接而成,這些善惡難分的小節習慣就是各個國家人的約定俗成及國民性格,母國的人感受不到,只有外國人才能分辨其中細微的差異。

說起來,面對國民性格我還是很膽怯的。因為從小熏陶自己骨子裡的思維模式是中國式,在接觸他們時,不知道在哪個細微處就會冒犯。同樣的,他們的行為有時候也會令我驚訝。比如有一次跟一位我尊敬的老教授吃飯,談起歷史,老人家無不自豪的說自己的國家是個很了不起的國家,總是跟強國在一起。以前,中國強盛時他們跟中國友好,後來美國強盛了就跟美國友好。聽完他的話我非常驚訝,在我的意識里,作為強國的附屬國並不值得驕傲,而隨風倒攀高枝的作為更談不上了不起。老教授的坦蕩與自豪表情卻真真實實的告訴我,他是認真的。我意識到這大概是立場性的思維誤差,大韓作為小國夾在多國中間,必然需要尋找強大的靠山,能靠上並且一直生存下來,就是了不起。這樣的立場性思維誤差還有許許多多,包含各個方面。於是令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本有思維慣性以及所認知的善惡標準。久了以後發現,善惡真是沒有固定標準,善或惡只在於人的認知,道德標準也沒有上限或下限,所謂的三觀也不過是個習慣而已。生活中的善與惡,就像煩惱與菩提,本就相即,沒有正反面,而是一體即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四念住:解釋念住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