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中國最好的大學遠勝哈佛耶魯!
紀實:中國最好的大學遠勝哈佛耶魯!
就是這麼一所在戰火中倉促成立
連校舍都建不起的學校
卻在建校這8年間
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2018年12月12日《無問西東》電影在5年以後終於公影,我從孟加拉拍攝專題回來看到《無問西東》電影已經公影,把我2014年為中國文化部抗戰70周年大型攝影展拍攝的西南聯大專題攝影找出來給大家應個景。
實拍採訪:
陳有餘,94歲西南聯大原教師,校友會秘書長。現在每星期打三次網球,身體非常好。每年5月10日組織一次校友活動。
這是陳有餘老師親手指揮改造保留下來的唯一教室。教室裡面的桌子椅子都是當年留下來的,教室原來是土基牆茅草房為了永久保留他指揮改造在原來土基牆外面用磚包住在粉刷,頂修用鐵皮鋪蓋。
這是陳有餘老師親手指揮改造保留下來的唯一教室。
在西南聯大校歌前陳老師讚不絕口,回憶當年師生一起唱校歌的情景。
坐在70多年前的椅子上陳有餘老師若有所思。他可以把當年所有院系的主任和教授一一道出如數家珍。
走到黑板前,陳有餘老師興奮的在黑板上寫下西南聯大紀念館幾個大字,會心一笑。
陳有餘老師帶我們到抗日紀念碑前,給我們介紹當年西南聯大有800多學生參軍抗日,很多學生參加遠征軍在緬甸抗日犧牲。
按照西南聯大原校門1:1.5放大的校門
西南聯大舊址內一二一慘案四君子墓地和聞一多衣冠墓。
西南聯大舊址內8組大型抗戰浮塑群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聞一多隨校遷往昆明,任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併後的西南聯合大學教授。面對嚴酷的現實,他毅然拋棄文化救亡的幻想,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和爭民主、反獨裁的鬥爭中。西南聯大舊址內的聞一多雕塑。
圖為西南聯大聯合三校長雕塑,梅貽琦(清華校長)、張伯苓(南開校長)蔣夢麟(北大校長)
用雕塑形式表現當年學校的學術氛圍
用雕塑形式表現當年學校的學術氛圍
當年西南聯大的開學典禮情景畫
當年西南聯大的文藝氛圍用繪畫在現。
歡迎參加2月28-3月10日印度「恆河-灑紅節」人文攝影行程
張源個人微信號
張源微信公眾號


TAG:深圳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