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郎溪縣定埠民俗文化村的小馬燈(二)

郎溪縣定埠民俗文化村的小馬燈(二)

原標題:郎溪縣定埠民俗文化村的小馬燈(二)


微信版第217期



郎溪定埠


民俗文化村的小馬燈


03

定埠小馬燈表演形式與鑼鼓合樂


小馬燈演出的形式,總體可分為「跑陣」、「擺字」、「運馬」三種。而這三種形式演出所用的小鑼鼓,番頭和點子花樣翻新,各不相同。


小馬燈表演形式,介紹如下:


欲了解其表演形式,需先了解其表演中所謂的「角」與「陣」,以及角與陣之關係。何謂角?二十四人的馬燈隊伍,依序連接上場,或分散上場表演時,不論其跑馬前行呈直線,或轉彎時跑直角,或跑S形步態,或分列表演,在隊伍的先頭到達某一固定位置的轉角處,需以每兩人為一組,依次分別在這一固定位置的轉角點上,雙方轉身交岔一次後,繼續前行,謂之「別拐」。這一別拐的位置謂之角。角是陣的基本要件,有角方成陣。別拐的次數多少,所形成的不同幾何圖案,謂之不同的陣式。其次,是關於表演場地的方位問題。燈班在到達某場地進行表演,需依照鑼鼓班設置的方位進行。場(表演區)分為前(上區)、後(下區)兩部分;地分有東、南、西、北四個角,即前場(上區)有東(左)、南(右)兩角,後場(下區)有西(左)、北(右)兩角。鑼鼓班置後場的西角(出口)、北角(進口)兩角之中間,面對前、後場表演區;燈班即在這一表演區內進行表演。


了解到這些大致的情況,也就不難了解下面所說之各種表演形式了。

(一)前跑陣


1、一字長蛇陣。燈班二十四人,以次排列,在小鑼鼓聲中行S步,由西角出。並以此步沿表演場地的邊緣,先由西向上行至東角,再行至南角,再由南角行至北角,進場。轉彎處,行方拐。這一出場雖也稱陣,卻無要件別拐,此為特殊一例。


為對一字長蛇陣(或稱一角陣)至八角陣,有更清晰的了解,附一至八角陣演出圖記如下:



註:1. 符號△為別拐。一角陣無別拐。2. 一至三角陣,不收鼓。3. 四角陣至八角,各陣均需收鼓。(茆耕茹繪圖)

2、二角陣至八角陣。此陣共七個陣式,加上前述之一字長蛇陣,合稱「八角陣」。二角陣至八角陣,每陣由別拐二至八處,加以區別。



定埠小馬燈別花跑陣,演出之八角陣。程寨軍攝


3、雙排龍門陣翻梅花陣。顧名思義,可知此陣由兩陣組合而成。雙排龍門陣是將十匹馬二十四人,分成甲、乙兩排,各由場地的西、北兩角,走S形步出場。兩隊上行至前場的東、南兩角,各自逐一別拐交岔後,北出的甲隊沿場地邊緣由南至東,西出的乙隊沿場地邊緣由東至南。甲、乙兩隊互換位置後,領頭(馬伕)忽向內轉身,兩隊隨之下行,繞過北、西兩拐後,最終甲、乙兩隊仍占原出場時的西、北兩角。此時,兩排隊向外作翻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緊接乙隊尾隨甲隊後,兩隊一字排列下場。此種表演稱「雙排龍門陣翻梅花陣」。

此陣為小馬燈前半場跑陣中,別拐穿花,陣式繁複,最具觀賞。



定埠小馬燈演出「雙排龍門陣翻梅花陣」之梅花圖形


(二)擺 字


擺字的主奏樂器為嗩吶,吹奏不同曲牌、小調,但有時也夾有小鑼鼓。此種吹打演奏,稱「雨夾雪」。擺字以十匹馬為主,另輔以兩馬伕、兩韃子,共十四人。搭伴十人不參加擺字。如擺天、下、太、平四字,則分四次擺完。每擺一字後,隨著鑼鼓或曲牌,變換隊形,再擺第二個字,直到一個片語擺完。近些年,定埠小馬燈,擺過五角星圖案及天下太平四字等。以前還擺過五穀豐登、大幹四化、計劃生育等片語。


(三)運 馬


運馬分雙運馬和單運馬兩種。雙運馬這裡舉劉備及其搭伴、張飛及其搭伴兩組為例。單運馬這裡舉趙雲及其搭伴、關公及周倉兩組為例。


1、雙運馬。首由劉備、張飛及兩人的搭伴,共四人由西角出。在場地跑馬三圈後,劉備與其搭伴,立於場地中央,原地作跑馬狀;張飛及其搭伴,圍繞站立中央的劉備,再跑三圈。張飛第三圈跑完結束,劉備及其搭伴由中央位置退往南角,別拐直奔北角,下場。張飛及其搭伴此時已至中央位置,原地作跑馬狀,趙雲及搭伴出。如是,雙雙對出,以劉備、張飛式接演,依次別拐下場。


2、單運馬。趙雲及其搭伴由西角先出,連跑大、小兩圈後,至場地中央位置,別拐折向東角。再別拐直線向南。又別拐後,斜奔西角下場。接著關羽及周倉由西角上,斜奔南角別拐,周倉持刀緊隨。再奔東角別拐。兩人由東角轉身至前場邊沿中部,與鑼鼓班位置相對時,別拐下行至場地中央;再上行,再下行。反覆兩次後,接著跑場三圈,由西角下。關、周下場後(含雙運馬),或是接演下一陣,或是繼續由他將運馬,則需視演出時間等條件而定,靈活掌握。


(四)後跑陣


1、十字八門。村民又稱「毛尾陣」。十匹馬二十四人,兩馬伕一前一後,兩小韃子緊隨牛皋後,依次由西角出。每兩人為一組,上場時一字排列直奔南角,別拐後至東角。再別拐至北角,進場。此陣又稱「跑拐」。此時,場上只留小韃子兩人,嬉戲耍鬧,揪耳、滾爬。直到鑼鼓又起,兩小韃子遂退出場去。



定埠小馬燈演出「十字八門」,兩小韃子曲牌伴奏中嬉戲耍鬧


2、跑滿天星。十匹馬二十四人按組合,依序由西角沿表演場地行S步態登場後,依順時針方向跑場一大圈;再轉身逆時針方向跑上一圈。因晚間演出,十馬亮燈,光彩璀璨,似滿天繁星,觀者眼花繚亂,故稱「跑滿天星」。此陣與一字長蛇陣的不同處,是此陣在場地上需跑正反兩個滿場的大圓圈,一字長蛇陣跑的是一次性的斜拐圈。


小馬燈演出,主要使用的是小鑼鼓。由於胥河兩岸此類祭祀儀式,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斷,一直到八十年代才予恢復。在傳承上,向無圖譜,只是口傳心授,所以小鑼鼓中一些番頭、點子的名稱,南北兩定埠村民難以一一知曉。加之,小鑼鼓的演奏變化大,胥河兩岸各行其是,各有千秋。還是鼓師呂新龍的那句話:「一個師父一把尺」,難以用一個標準去敘說。從實際演出看,小馬燈游鄉及跑一字長蛇陣至三角陣,是同一鑼鼓節奏,演出的間隙均不收鼓。從四角陣起至八角陣,以及雙排龍門陣翻梅花陣、擺字、雙運馬、單運馬、關公運馬、十字八門、跑滿天星,均都使用了不同的鑼鼓番頭和點子,約有十種之多。每演一陣(包括運馬),都前陣結束收鼓,後陣開始另外起鼓。在曲牌的伴奏上,至今傳統老曲,如大小凡調、洋調、凡調、八仙飄海、種麥調等,仍偶有使用;老曲中的雨夾雪、大開門、柳梢景等,更是常用,並採用有新曲採茶歌、秧歌等。



2010228日(正月十五),定埠馬燈班之小鑼鼓,正在為十字鎮演出伴奏。程寨軍攝


小馬燈始為消災降福而興起,今已飽含人們精神文化上之追求,及少兒健身之運動。其形式極具吳越文化之特徵。更是今日皖東南與蘇南這一地區,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梅渚民間文化藝術推進會,今已申報為郎溪縣梅渚鎮為省級第二批非遺傳習基地項目之一。


(作者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朱壽昌與鼓角樓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