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原者得天下,為什麼歷史上往往是佔據一隅的反而統一了中國?
原標題:得中原者得天下,為什麼歷史上往往是佔據一隅的反而統一了中國?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豫州位居中間,古語說得中原者得天下,為什麼呢?
首先中原在歷史上的富足,夏商周等中華文明最早在黃河流域發展;
再者中原地處中央,從中原而征四方,到哪裡作戰半徑均不會太遠;
更重要的,中原地區人口集中,歷史上的征服者一旦佔有了中原,就會擁有大量的人口進行戰爭。
歷史上不少朝代先佔據中原,進而統一了全國。
然而看一看中國歷史,卻又有很多反例。
周人興起於陝西岐山,偏居一隅,最終聯合諸侯進軍洛陽,經黃河孟津渡口打到朝歌,消滅了商朝。
東周時期,天子據洛陽而衰敗,秦,晉,齊,楚位居四方諸侯發展起來,中原成為群雄逐鹿的戰場,最終偏據西北的秦國統一天下。
秦末戰爭,項羽作戰勇猛成為西楚霸王,自己定都彭城(徐州)。而被封到最邊緣角落的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楚漢相爭,最終建立漢朝。兩人相爭的鴻溝(楚河漢界)在河南滎陽。
西漢末年赤眉、綠林起義,漢室後裔劉秀原本是綠林軍的將領,兄長劉縯被冤殺,劉秀找機會脫離綠林軍到河北發展,最終建立東漢。
隋末農民起義,群雄並起。洛陽附近瓦崗寨,王世充等激烈爭奪,最終勝利的卻是從太原起兵的李淵李世民父子。
五代時期,先後定都中原的洛陽和開封,最後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但是北宋最終亡於北面的金朝。
元末農民戰爭,主力是韓林兒劉福通的紅巾軍,朱元璋不過是濠州郭子興的部下,後來娶了郭子興的養女,從而成為一支隊伍領袖。朱元璋偏據一隅,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從南方統一了全國,成為中國古代的特例。
元朝和清朝更不用說,都是起家於中國偏遠地區,最終統一中國。
蒙古初期地圖。
清朝初期地圖
縱觀中國歷史,雖然中原地處中心地區,但是在亂世往往是各勢力的角逐目標,幾經爭奪,各方都會消耗元氣。反過來偏據一隅的勢力,反倒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宗法制確立了父系社會,為什麼姓氏卻起源於母系社會還帶女字旁?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