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特!嘉興這對老夫妻竟選擇這種方式慶祝金婚

獨特!嘉興這對老夫妻竟選擇這種方式慶祝金婚

1月14日下午2點,禾城的氣溫回升,項雲通和王巧珍換上精神的運動服和球鞋,背上雙肩包,來到熟悉的球場,一場由球友為他們組織的「項王金婚杯」乒乓球聯誼賽拉開帷幕。

這對走過了半個世紀風風雨雨的幸福伉儷,用這樣的方式紀念50年情比金堅、歷久彌新的婚姻和愛情。

球場風采不輸當年

6張球桌齊齊排開,火熱的運動場面讓人感受到無限的熱情與活力。記者來到球場邊,一眼就看到了揮拍者之中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她就是「金婚慶典」的女主角王巧珍。

「好球!」「真厲害!」王巧珍正與她十多年的球友任小華進行著賽前熱身,球桌旁圍著的看客頻頻發出這樣的叫喊聲。

出生於1945年的王巧珍,打起球來依然技術細膩、步伐敏捷,直板正膠快攻是她所擅長的打法。這些年,王巧珍收穫了一眾「粉絲」。「我沒有『三高』,基本上不感冒,體育運動真的好,希望大家都能堅持運動。」性格開朗的她祖籍山東,從小在嘉興長大。說話間,她硬是塞給記者一塊酥糖,自己也拿了一塊,拆開後就吃了起來。對於飲食,她也沒啥忌口的。

在現場,一名30多歲的女士想與王巧珍比試,但一局之後,甘拜下風。

「不是我誇張,哪怕是她的孫輩跟她較量,結果可能還是輸。」張建生是金中乒乓球俱樂部「團長」,王巧珍堅持一周兩次在這個俱樂部打球,無論颳風下雨都不缺席。

王巧珍從小喜愛打乒乓,也有一定的運動天賦,在青少年時代就已經是嘉興地區的女子乒乓球冠軍了。之後,她一路獲得了諸多賽事的好成績。「儘管她的名氣早已響噹噹,但一點沒有架子,只要我們俱樂部來了新球友,王阿姨一定是第一個主動熱心、耐心去教打球的,她是最模範的。」張建生這樣評價。

當天下午,金中乒乓球俱樂部共邀請了6支隊伍、近40人參加這場「項王金婚杯」乒乓球聯誼賽,項雲通和王巧珍的大兒子項冰擔任現場攝影、接待等,二兒子項力承擔運動員檢錄、比分登記等賽務工作。項雲通則是「大管家」,操起心來事無巨細,這一場金婚慶典是他期待已久的。

球館的一面白牆上,投影儀滾動播放著兩位老人的數張合影,他們不是在一起運動,就是在一起去運動的路上,「運動伉儷」名副其實。

兩人因體育而結緣

項雲通出生於1943年的嘉興農村,1961年高中畢業後考入舟山水產學院,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在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後來,為了與家人團聚,他調回嘉興,1972年到嘉興冷凍廠工作,直到2003年正式退休。

一向熱愛運動的項雲通,還在2007年8月被選拔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在金婚慶典當天,項雲通還將當年他手持的「祥雲火炬」帶來了,這件「寶貝」的出現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也為慶典增色不少。

王巧珍1945年出生在海寧斜橋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多。她和項雲通是1965年認識的,說起來還有一個故事。

「當時,她住在鐵路凌塘橋工房裡,有一次,我和弟弟沿鐵路走到嘉興市區去,那天正好下雷陣雨,我和弟弟就進那工房避雨。」項雲通回憶說,一位運動員模樣的姑娘從裡面走出來,她就是王巧珍。

項雲通還看到牆上掛著許多乒乓球比賽奪冠的獎狀,深深被吸引住了,因為對體育運動的相同愛好,他們就這樣相識並相戀了。

1968年1月20日,項雲通和王巧珍結婚。

「當時比較窮,住的是草棚,結婚也十分簡單,就在單身宿舍,誰家來了親戚朋友,其他同事就得讓出來,就是那麼簡單。」回憶起當初的艱苦歲月,如今,兩位老人都很淡然。1969年,兩人的第一個兒子出生,王巧珍難產,一直沒有奶水,大人和小孩都過得很苦。

1973年,他們的小兒子出生。他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很嚴格,常對孩子們講的一句話是:「做人辦事要走正道。」

1986年3月的一個下午,王巧珍帶著小兒子去凌塘路看在建的宿舍,在城東凌塘橋上遇到了一輛拖挂車,小兒子遭遇了車禍,並被送往上海救治。10個月後,小兒子傷愈出院,他們一家終於回到了嘉興。「困難磨鍊人的意志,也讓我們夫妻間的感情更深,家庭更團結。」王巧珍說,老大喜歡游泳,老二喜歡打乒乓,都遺傳了他們身上的運動細胞。

他們是「運動伉儷」

今年75歲的項雲通,堅持長跑18年,曾多次參加全國老將運動會等賽事,為弘揚奧運精神,他還購買了一艘皮划艇,美麗的南湖、環城河裡,都留下了他們夫妻的矯健身姿。

邁入古稀之年的項雲通身強力壯,說起話來中氣十足,殊不知,在他19歲考上大學那年,他的身高才1.44米,體重44.5公斤。「由於患血吸蟲病,我的身體一時發育不起來。」項雲通告訴記者,在大學開學典禮上,學校領導說了一句話:「想想你們大學畢業後如何為黨和國家健康工作40年?」這讓他牢牢記在心裏面,於是,舉重、單雙杠、羽毛球、皮划艇、跑步等運動他都堅持了下來。大學畢業時,項雲通的體重已經達到了62.5公斤,身高接近1.7米,是個標標準準的男子漢了。

王巧珍清楚地記得,1990年冬天,嘉興下了一場大雪,整條中山路上幾乎沒什麼人,她和老公依然堅持跑步,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995年,王巧珍在一次全國性的自行車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在深圳領獎時還榮幸地得到了一輛由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出資贊助的自行車。

這對「運動伉儷」還真與奧運結下了不解之緣,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種從希臘採集而來,當得知奧運火炬傳遞會來到嘉興時,項雲通一直在想,自己能為奧運做些什麼?他將個人成長與體育不可分割的經歷告訴大家,並成為一名光榮的火炬手。至今,他還珍藏著那張「北京2008奧林匹克火炬接力火炬手證書」。

一生最珍貴的禮物

沒有閃亮的鑽戒,沒有嬌艷欲滴的鮮花,沒有華美的燈光和舞台,項雲通和王巧珍的金婚慶典卻異常熱鬧、難忘。

今年48歲的邵芝群是金中乒乓球俱樂部的「部長」,也是金婚慶典的主要策劃者之一,「這對模範夫妻的體育精神感染著我們,我們也希望給他們留下些難忘的記憶。」金中乒乓球俱樂部提前準備了一隻三層高的奶油蛋糕,項雲通和王巧珍與球友們一起分享著美好愛情的甜蜜和幸福。

一本「項雲通與王巧珍金婚回顧」紀念冊是這對老夫妻贈送給來賓們的禮物,這本紀念冊是老人花了將近兩年時間製作而成的。

「項師傅將老照片翻拍下來,通過電腦傳給我,我導入排版軟體,列印出來再給他校對,這本以照片為主的冊子凝聚了他們感情的精華。」邵芝群告訴記者,初稿、改稿、終稿疊成了厚厚的一大摞,她利用下班時間幫助老人完成了這一心愿。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會吵架拌嘴,但沒幾分鐘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看著被大家圍繞的父母,項冰激動地說,他祝願父母健康幸福一輩子。

球友汪頤紅今年60歲,平時跟王巧珍一起在俱樂部打球,為給金婚慶典助興,他特地準備了薩克斯演奏電影《紅高粱》的插曲《九兒》,祝福這對伉儷的愛情長長久久。

轉載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浙網綜合 的精彩文章:

Baby險摔倒 楊冪反應被稱是真閨蜜

TAG:大浙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