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出海去捕魚

走……出海去捕魚

站在風中,眺望蒼茫大海。海水那麼黃,讓我初以為眼前的是黃海。

地理學得不好,於是去查資料:靠近溫州的是東海。

因為是冬季,大約是陰天,靠近岸邊,風巨大……海水昏黃,許是客觀條件的限制吧。

但好在也並沒有太多影響,出海打漁……僅是體驗。

玩兒呢。

和漁家商量好,包船,遠出20海里,捕撈三次。

至於成果物,聽天由命,看海心情。

因為風大,小夥伴盡數躲到船艙,唱歌、打牌……或瞌睡、發獃。

只我一人,船頭看景。

依傳統,漁老大要在出海前放個鞭炮,既為了平安歸來,也為了豐收滿滿。

我閑著沒事,幫著點燃鞭炮。

噼啪、噼啪,驚得船艙里的小夥伴滿臉蒙暈跑出來。

漁老大滿臉笑容,自問自答:看運氣嘍,說不定會有好收穫……

我追問:這個季節,最多一次捕過多少?

漁老大:幾百斤么,魚、蟹子,都有!

「嘟……」,汽笛聲響起,船啟動,徐徐開出岸。

視野漸漸寬闊起來,遠處,大小船隻在海面靜候著。

靠近東海的禁漁期,大約是每年的五月到九月。

除去這段時間,可以自由捕撈。

我們這算是「旅遊項目」了,又因為僅僅是在近海,所以不受限制。

駛過這座橋,就算正式進海了。

再往前,是「洞頭」。洞頭有很多小島,現如今已經通過大橋與市區連接在一起。

洞頭大小島嶼眾多,在解放戰爭後期,也是國民黨退出大陸前的最後據點之一。

我與漁老大站在船頭,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

作為資深漁民,漁老大自然知道近海處哪裡有魚。

根據季節、天氣、海水潮汐等,不同的魚類要在不同的地點去捕撈。

圖中這座島,估計就是漁老大出海捕魚的坐標點吧。

遠離小島,又有群島出現。

漁老大端望片刻,果斷回頭沖著駕駛艙喊道:這裡……!

漁船漸漸停下來,幾位漁民在漁老大的帶領下開始準備下網。

我正欲靠近看個究竟,卻被漁老大呵斥:退後,小心,纜繩,滑……!

盤好的纜繩被解開,漁網也整齊地放在甲板上。

看似,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漁老大卻並不著急,仍指揮手下再次檢查。

估計在他看來,每道纜繩的擺放順序都是大問題。

船,掉轉方向。

船尾的後甲板打開,纜繩拖著漁網放入海中,船隻徐徐前行。

纜繩上的浮球,既標記著方向,也表示著漁網在海中的深度。

橙色,易於辨識。

船駛了十幾分鐘,漁老大吩咐撈網。

船上有機械動力裝置,齒輪旋轉、軸輪運動,軸輪帶著纜繩……收網。

纜繩被拖拽時,看著輕飄飄的,估計收穫不好。

漁老大並不多餘言語,邁步上前幫著起網。

只這麼淺淺一網,看著與想像的略有不同。

也可以理解,近海么,淺海么,輪機聲音那麼大,動作敏捷的還不早就跑了。

小魚、小蝦就不多說了,這個黃魚的品相還是很不錯的。

金光燦燦,這種野生小黃魚的市場售價是幾百元每斤。

這種魚不認識,大小約為30厘米左右。

各種不同的魚,放入不同的容器。

換個地方,再來一次。

十幾分鐘後,船再次慢慢停下來。

下網。

漁老大在船頭站立的時間更久了……依舊是不說話,默默注視遠方。

趁著起網的間隙,我跑到駕駛艙看了看。

駕駛面板上有GPS,上面密密麻麻地標示著附近海域的船隻走向。

這一網,比上一網好不到哪裡。區別的是,螃蟹多了。

分類篩檢,很小的魚和蟹,直接扔進海里。

如圖,這隻螃蟹直到在甲板上時,兩個鉗子上還牢牢地鉗著兩隻魚……真正意義上的「死不放手」啊。

估計是一個軍團的,都是一個風格。

感謝這些螃蟹,讓收穫額外多了些。

還有同類相爭的。

掐架,互不相讓。

事實證明,關鍵時刻,千萬別內鬥。

撈歸撈,看歸看……不管你信不信,這些魚後來我都沒吃。

三網結束,如圖是所有收穫。

如圖,及後圖。

最好的黃魚,最後剩餘了一些讓朋友拿回家。

不認識的魚

還有皮皮蝦

皮皮蝦個頭不大,但絕對新鮮。

找兩隻活躍度比較高的,展示一下。

其中一隻在拍照完成後,成功「越獄」投身大海。

漁傢伙計忙著去烹魚,我也進船艙暖和暖和。

別說什麼紅燒之類的,新鮮的魚清燉最好。

菜頭搭海鮮,絕配。

鮮香,溢滿船艙。

這個品相,估計火力有些大了。

趁著還沒徹底「變身」,趕緊裝盤。

鮮美異常之野生黃魚。

半小時烹飪,十分鐘解決戰鬥。

看了看,連湯汁最後都不見蹤影……米飯泡魚湯,也好吃。

長按上圖二維碼

關注樂途研究所,關注劉所長

圖文均為劉所長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朋友圈轉發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途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如何用手機拍出好照片

TAG:樂途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