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孕媽吃什麼,可能決定寶寶的一生

孕媽吃什麼,可能決定寶寶的一生

馬上關注,獲取專業健康建議

基因僅僅能告訴你,

得某種疾病的機率有多大。

而營養攝入,

有時能決定你是否會真的得病。

——譚醫生今日感悟

先來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美國人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社會生物學家Julie Mennella驚奇的發現,她身邊那些經歷過長期饑荒的父母生育的子女,成人之後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他們在成人之後,往往發育落後於其他同齡人,而且一直都難以改變發育不良的狀態。

不同於一般人越吃越強壯的情況,似乎他們的機體組織被設定為另外一種模式——用最少的營養素維持生命,一旦營養多了,這些營養素不是令身體變得強壯,而是變成多餘的能量引發糖尿病。

當Julie Mennella把視野放到全部人群的時候,這個觀察結論依然成立。

第二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我在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做醫生時候的經歷。

當時和科室回顧看病的記錄,驚訝的發現兒童過敏的患者每一年都在增加,年齡越來越小,過敏原的名單越來越長。

一兩歲的孩子過敏的情況已經不少見,而花粉、蟎蟲、金屬這些過敏原也越來越普遍。每當看到小孩子咽喉腫脹、換季發燒,心裡也是特別難受。

傳染病尚可以避免,過敏症真的是防不勝防。然而過敏的根本原因,雖說是免疫系統問題,但是到底如何解決,卻不是每個癥狀都有明確的根治方法。

成人期疾病源於胎兒期

預防醫學的權威一度宣稱:「成人期疾病源於兒童期,讓我們從養育更健康的兒童開始。」然而最新的營養學和免疫系統研究表明,我們需要更進一步,「成人期疾病源於胎兒期」。

這裡面的機理十分直觀,不夠營養的無論如何分配總是不夠,要保住一部分發育健康就得捨棄另外一部分。

人體是一個整體系統,系統發育的第一天是否健康,決定了系統成型之後是否健康。而人體系統的發育,是從胎兒開始。

傳統經驗往往認為準媽媽的身體機制是母愛偉大的體現,哪怕母親營養不足,也會首先滿足胎兒發育的營養需要,而情願損害自己的健康。然而,第一個故事中,Julie Mennella的發現打碎了這樣的錯誤認識。如果媽媽攝入的營養不足,那麼胎兒和媽媽都會得不到足夠的營養。

營養不足夠,胎兒身體的保護機制就會自動啟動,降低胎兒的機體組織對營養的需求。當營養充足的時候,胎兒的機體組織會充分發育到100分,然而當營養攝入不足,身體就會自動降低發育的標準。那麼打個比方,身體組織就會為了避免一些器官100分而另外一些分的情況,自動分配營養素,讓各個器官都60分及格。

在第一個故事裡面,由於准媽媽經歷饑荒導致營養不足,那麼胎兒的身體機能就會自動調節到60分狀態。然而,可怕的影響在於身體組織按照60分來設定而發育的,哪怕成年之後,都會和那些按照100分設定的同齡人具有相當差距。

如果營養缺乏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傷害到器官的發育。正在成長中的胎兒,大腦是發展最快的,也是消耗能量最的器官。胎盤的營養首先要樹送給她,然後再輸送給其他器官發育。果大腦的營養不夠,大腦甚至會從其他器官那裡竊取營養,比如肝臟、骨骼肌肉,導致胎兒期開始就被設定為代謝異常、或者身材短小。

孕媽吃什麼,可能決定孩子的一生

人們常說,基因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健康。體格有父母的基因遺傳,生病有基因誘發,甚至性格都有基因的影響。然而,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發現,基因僅僅是硬幣的正面,而營養攝入是否合適則就硬幣的反面。

打個比方,疾病基因好比收音機開關,如果開關是閉合的,人就健康,如果由於某些原因打開了開關,人就會得病;而營養攝入好比音量旋鈕,由我們來控制,攝入不當時旋鈕會放大疾病的音量,攝入合適時旋鈕調到最小,生活依然正常。

根據醫學研究,我們有據可依的開關有很多個。

如果准媽媽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病情長時間得不到控制,那麼胎兒的血糖調節機制就很可能會啟動,將胎兒站在發育的身體預設成較高的胰島素和血糖水平,使得他日後患上高血糖乃至糖尿病的概率提高。而妊娠期糖尿病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控制適當的營養攝入。哪怕確診患上該病,也可以通過飲食控制有效降低血糖指數。

只要准媽媽的飲食健康,那麼經由胎盤進入胎兒正在發育的動脈裡面的營養物質就會強化動脈的彈性,讓寶寶更有可能獲得一顆強健的心臟。

現代社會的飲食包含大量的食物添加劑,絕大部分是人工合成化學品。眾所周知,胎兒的免疫系統發育還沒有完整,如果接觸到大量化學物質,很難分辨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對身體有害的」,為了保護胎兒發育,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處於極度敏感緊張的狀態。

於是在出生後一旦接觸到更多外界刺激時,容易做出過度反應,攻擊自身的組織。這種在胎兒發育期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導致免疫系統可能在胎兒期就預設成高敏感狀態,會令寶寶出生後承擔漫長的過敏之苦。

胎兒期作為人生的最初第一步,無論如何重視和保護都是必要的,而這一步走得越細心,照料的越仔細,那麼出生後將會獲得一個更健康和開心的人生。

譚宗瑜 臨床醫生+營養師

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系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碩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王思聰前女友雪梨曬出寶寶的小衣服,一件口水巾就要320元,太奢侈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