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收編的GAI 你們還喜歡嗎

被收編的GAI 你們還喜歡嗎

嘻哈歌手 GAI 來自四川內江小鎮,是城鄉結合部的一名小鎮青年。

在《中國有嘻哈》獲得冠軍爆紅後,他在接受採訪中不止一次提到,他只不過是個平凡人,「想要有一個家」,期望自己身上有傳奇故事,希望成為父母的驕傲,計劃 2018 年和自己的另一半完婚(再平實不過的期許,我們一起祝福他)。

01

GAI被《歌手》退賽

很多年後,人們也許不會記得一個叫GAI的嘻哈唱將上過《歌手》。因為從一開始,他在節目里的名字就叫周延,英國歌手「結石姐」Jessie J也有了一個中國名字「捷希」。

演員歌手吳亦凡

比起退賽,大概更為嚴重的是,整個嘻哈文化可能將受到嚴控。與此同時,艾福傑尼還在微博之夜上表演,吳亦凡更獲了獎,目前他們尚未被波及。《中國有嘻哈》第二季似乎已經悄然啟動了報名程序(只能悄悄的,乖)。

GAI此前曾接受過人民網專訪,他被認為是中國年輕人一代奮鬥勵志的代表人物。用中國式嘻哈弘揚傳統文化是被貼上正能量的標籤(這很不容易,因為在父輩眼裡,這就是社會小混混,耍牛氓的代表)。

從捐獻100萬冠軍獎金與祖海合唱《好運來》,到《我要上春晚》上高喊「祖國萬歲」,GAI都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歌手」。

02

GAI的社會主義化

《我是歌手》錄製現場

在他的世界裡,貧窮曾是困擾GAI的最大問題,他得不到家人認可,更要在自認為比較」low」 的酒吧駐唱(小美男君在上海某酒吧駐唱了一年,其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2017 年他上了《中國有嘻哈》,終於熬出頭了。GAI 在接受《GQ 中國》採訪時說:「好不容易從地下爬上來誰也不想再掉下去。

《歌手》開播當天,GAI演唱的《滄海一聲笑》(不好意思,此曲已下架),有樂評人評價,他在民樂配器中大喊「天!地!人!和!」是全曲最有儀式感的瞬間,這是民族文化中隱含的普世「中國夢」,直指平民階層的期許同理,我認為中國工業設計界缺失的是對設計該有的儀式感與產品所該傳遞的感動,價格只是表象,不是本質。

「社會主義GAI」音樂風格逐漸呈現「紅色嘻哈」特色,這與他的經紀人有很大關係。在音樂圈摸爬那麼多年,他深知嘻哈這一地下文化在國內面臨的阻礙,所以才有了GAI向社會主流意識靠攏的舉動。

GAI作為去年現象級的新生物種,GAI所代表的嘻哈音樂登上春晚的舞台似乎是大勢所趨,但現在來看,估計會被取消,豬ONG真是…

03

亞文化是匆匆過客嗎

以 GAI 為代表嘻哈歌手Zone,具有 Keep it Real 的地下氣質,對於掌握話語權的互聯網原住民來說感覺很神奇:「原來在精緻的精英文化之外,還有這樣的一群人?666!」(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亞文化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嘻哈歌手只不過是亞文化的又一波潮汐。也許你已經聽說過歐美的無賴青年、光頭仔、摩登派、朋克、嬉皮士、雅皮士、搖滾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爛掉的一代…

說近點的,我們大多數人正逐步經歷著國內此起彼伏的亞文化浪潮:從知青文化、布爾喬亞小資格調到令人眼花繚亂的網紅現象(鳳姐、木子美、芙蓉姐姐等)、「走火入魔」 的粉絲群體(玉米、涼粉、朝鹿等等)、娛樂至死、嘻哈浪潮、草根現象(快手,抖音等),各種亞文化悉數粉墨登場,應接不暇!(估計很多「老一輩革命家」聽都沒聽說過,有些我也看不慣,但是他們在私底下卻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A面B面》轉型成功的芙蓉姐姐

這些亞文化之所以引起關注,最核心的原因在於互聯網將人與人、人與信息、信息與信息之間的節點打散,重新鏈接。我覺得克萊 ? 舍基做了很好的歸納,」每個人的能見度提高!「換句話說,不管你做什麼,都能夠通過互聯網的各種渠道被別人看到,你的思想、見解、觀點甚至不經意流露的態度和情緒,都可能被切成碎片在網上流傳…

每個人自由的時間增加,尤其是碎片化時間,比如知乎的 slogan每天三次,每次七分鐘。(馬華教練口頭語的翻版)

「個性化」是當下社會人群必備屬性,為了吸引注意而特立獨行,獨樹一幟。這種對個性化不斷追求的背後是焦慮在不斷驅動,尋求社會屬性的安全感與存在感。

《中國有嘻哈》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引爆的亞文化浪潮,嘻哈文化的興起與蓬勃的態勢也正是另類群體的一次革命也包括互聯網世界的話語權革命

在天朝管轄下,主流價值觀導向的一線管理者,豈容卧榻之側,有他人鼾睡?另一層面,GAI 憑藉獨特的音樂才華吸引了不少粉絲,他們在不斷地與主流群體進行抗衡…(結果顯而易見,就不贅述了)

04

收編是宿命嗎

《亞文化:風格的意義》一書中,作者迪克 · 赫伯迪格提到了:青年亞文化孕育出諸多的形式,這些形式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抵抗」它們的抵抗源於社會結構矛盾、階級問題以及相應產生的文化矛盾。」

他們抵抗的不是整個社會,也不是有代溝的父輩文化。他們抵抗的是社會結構中的矛盾和集體經歷的問題:諸如貧窮、失業、不公等等。他們從音樂、服裝、藝術以及其它特殊的交流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別的體現風格,而這些風格成為他們手中最有力的抵抗方式。

亞文化無論聲勢如何浩大,結局大都是被收編,以下為主要形式

NO.1.亞文化出現風格傳播主導文化和支配社會感到矛盾、困惑意識形態收編開始主導文化對亞文化進行界定,貼標籤媒體引發道德恐慌亞文化作為替罪羊亞文化被重新定位亞文化失去抵抗意義或轉型

NO.2.亞文化出現商業收編開始風格的傳播,風格的緩和亞文化風格成為消費風格和市場風格亞文化失去抵抗意義或轉型

Eminem 美國著名說唱歌手 嘻哈音樂傑出代表

歐美對於嘻哈文化的採用了NO.2的方式,借嘻哈音樂創建商業帝國,嘻哈潮流以饒舌音樂、塗鴉等街頭文化橫掃美國。反觀國內,由於文化歷史等綜合因素,主導文化對嘻哈疑似採取了NO.1的方式,還好目前形勢可控,沒有發展到媒體道德恐慌的階段。

亞文化群體在最初對這種收編,當然是保持抗拒態度,因為一旦收編就很可能失去最初的意義(這就是初心,領域不同而已)

塗鴉文化

迪克 · 赫伯迪格認為,這種收編是不可避免的,亞文化產生之初就埋藏著被收編的宿命。因為這些形式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宣傳自己,不可避免地會藉助主流媒體的力量。

GAI個性鮮明,從小鎮走到公眾視野,底色就是「抵抗」。這種抵抗,關於階級、貧窮等,更關乎他的個人際遇。想贏,就得借力,那就只能順勢。

當他被問到最終為什麼下定決心與劉洲簽約,GAI 沉默了一會兒,雙眼直視著記者說道:「我想掙錢!這個理由夠嗎?」(無奈的出發點,哪個領域又不是呢)

GAI 事件,既是亞文化在爭奪公眾話語權中遭遇的一次滑鐵盧,也多少意味著嘻哈文化在本土接受商業收編的必然性。

05

立德立言 無問西東

他確實不完美,他彷徨過,他的歌詞中有隱忍有堅定,但卻被某些大 V 批評帶著 「喊麥」 歌手風格的寫詞痕迹(你行你來,就會說風涼話,當下最大的悲哀是選手很牛,評委我不做評價)。他可貴之處是一個不戴MASK的活人,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小鎮青年有好有壞有血有肉,他用力地活著、創作音樂甚至偶爾用力過度。

成名前,微博的名字是 「GAI 爺只認錢」!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將自己在《中國有嘻哈》中獲得的 100 萬元冠軍獎金,全部捐給了 「希望工程快樂音樂教室」 項目(經紀人教的好,論軍師的重要性)。

亞文化,都是主流文化的匆匆過客。雖怒罵是豬ONE毀了一鍋粥,有人說這只是導火索,我非常認同,GAI就算天天打紅領巾上台,每次唱一條大河波浪寬,嘻哈音樂就能安然無恙?不見得,當然,如果真成立,也就變成流行音樂了,就沒嘻哈什麼事兒了。

在一個強調人情世故、社會關係至上的天朝上國,人們其實應該最懂得眾人拾柴,休戚與共的道理,都在一個圈子裡,沒有誰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何必各種相輕!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斷學習,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極致,任何評價與你我無關,Come on!

-END-

MOMA DESIGN北京 ·您身邊的設計引擎

木馬設計集團·中國十佳工業設計企業

----------------------------------------

過去15年間服務超過1000+家企業

榮獲包括IF.REDDOT.IDEA.GOODDESIGN.中國紅星獎金獎

在內的100+項全球設計大獎

我們致力於傳播最前沿的設計文化

----------------------------------------

設計諮詢·媒體合作·轉載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