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門博士」楊寶德事件持續發酵,是誰之過?是人性扭曲還是教育亂象?

「寒門博士」楊寶德事件持續發酵,是誰之過?是人性扭曲還是教育亂象?

經年回眸

那一縷縷青春

已成為過往

踩著記憶的腳印

隨著「寒門博士楊寶德死亡」事件的持續發酵,也引起了我相對的關注,這些年來,未曾少聽過大學教授素質下降的抱怨,讓我們不得不擔憂現今的學術教育制度,網友們紛紛的責難,顯然是社會公眾對學術體制靜默而沉潛的對抗,以及對導師問題的介入和關注,大家都希望通過公共空間的發聲和批評,爭取改進現有的學術教育制度!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學生替老師干私活已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學生的時間已然不是時間,甚至有觀點認為導師干私活是榮幸,導師在相關方面給予的照顧算是最為適當的補償,就是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多少學生被差遣?又有多少學生被任意使喚?就是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學生像兒子伺候老子似的,放下自己的錚錚鐵骨,盡數遵照導師的意願行事。

有孩子在讀高校的家長都知道,中國國內的研究生培養,研究生的大多數課程都是跟導師修的,因而很多學生都玩兒命的在工作和生活上迎合自己的導師,否則他們就沒法呆下去,長此以來,逐漸培養出了一種很難消除掉的奴性。

可笑至極的是居然有部分從屬卻把學生盡的義務說成是導師對學生的慷慨施捨,把學生的拚命工作視為理所當然。學生們的身體健康,人格尊嚴,學術精神往往在這種持續狀態的壓榨下遭受心理創傷,而他們渴望得到公正待遇的心理矛盾。卻日復一日的在增長。

學生之於學習,卻要做完全不相干的事情,甚至於他們還需要費盡心思的把它做好,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原以為時代變了,這種封建禮制下的東西已然根除,未想到這些年又悄然抬頭,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回想舊時代,一個學徒,要想學會理髮,必須要跟著學習三年,才能夠出師,我們的現代教育難道要跌落回以前?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寒門博士楊寶德的溺亡,有不少人認為是玻璃心的體現,他們怎知道一個博士的個人能力其實比一些大企業的高精尖人才基礎能力和素質還要優秀,因為人力資源有限,往往一個項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他們都要會。譬如:實驗工藝、器件維修、設備搭建,零件採購、人際交流、討 價還價、英語能力,掃地擦桌、這些都能夠使他們逐漸轉變為全能選手,再且,博士在撰寫論文前必須經過非常系統的訓練,大量的閱讀和思考又怎麼是簡簡單單一個玻璃心能夠裁定的?

真正的好導師,做人方面要正直,得體,尊重學生。個人視野、心胸、品格絕不會令學生吐槽,令人詬病的導師,往往都把學生當幹活機器,壓榨學生是他們唯一的方式,哪一個又不是忍耐力非常強的學生?

在現今的教學制度內,導師駕馭學生的方式和方法已經駕輕就熟,甚至有一些道德準則和品格低下的平庸導師對學生要求苛刻,動輒拿學位相要挾,非常無恥的刺向學生的軟肋。個人道德水準低下到令人折服。

透過現象看本質,客觀公正的評價,我們的教育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我們的學術機制和學術環境需要打破一些固有的壁壘,從現實層面去考慮,導師和學生之間如何構建一個平衡的結構,要切實反思如何打破這種日益冰冷的學術體制。

在公共文化空間和網路媒體越來越多地承擔起公眾話語和現實批判職能的今天,相信我們的學術機制和學術環境在體制內能夠有個良好的發展。

作者:魚憶(來自豆瓣)

妍姿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妍姿互動 的精彩文章:

TAG:妍姿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