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波旁家族最著名國王都有誰?第二最不得人心,第四被處死時僅10歲

波旁家族最著名國王都有誰?第二最不得人心,第四被處死時僅10歲

波旁家族(法語: 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家族。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被某些人稱為卡佩王朝波旁分支。波旁家族的支系在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帕爾馬也曾建立王朝。波旁家族的世系可上溯至公元10世紀,遠祖系加洛林家族的近親,因最初的封地為波旁拉爾尚博和波旁而得名。

4路易十七

路易十七名叫路易·查理或者路易·夏爾,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第二個兒子。他出生後被封為諾曼底公爵。法國大革命期間,路易十七與他的父母被關在丹普爾監獄。1793年1月28日路易十六被處死後,他的叔叔(後來的路易十八)逃亡到科隆大主教的領地,在當地宣布年僅七歲的路易·夏爾為法國國王。

路易十七這個「陰謀屠殺人民」罪犯就這樣在革命的風暴中被處決,死時僅僅十歲。不過另一種說法就是路易十七實際上並沒有被處死,共和政府向保留其作為政治籌碼。還有一種講法是實際上先與其父就在動亂中死去之後共和政府找到一個他的替身以作為政治上的籌碼。奧國和西班牙當局都提出過要見其本人而遭到拒絕。日後宣布先是宣布其已被處死,之後才又改口說是病死,之後奧西兩國要求屍體,也被拒絕所以就有了其被處死的說法,事後又有人繼續考證下去過。同時其他稀奇古怪的說法更是滿天飛,他的死因一直是成迷,始終有爭論。實際上在19世紀常常會聽到有人宣稱自己就是路易十七的新聞。實際上他的母親安托內究竟有沒有被處死,還是死的只是替身,也是人們常常爭論的話題。

3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Ⅹ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享年38歲),波旁王朝國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孫,王太子路易·斐迪南之子,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前最後一任國王。他既是法國歷史上唯一被處決的國王,也是歐洲歷史中第二個被處死的國王。

歐洲歷史中被處死的國王一共有三位:查理一世(英國國王,1649年在英國內戰後被處死)、路易十六(法國國王,1793年在法國大革命中被處死)、尼古拉二世(沙皇俄國的末代皇帝,1918年被槍決)。他們都是在由封建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過渡時的社會革命中被處決的。

2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被稱作「被喜愛者」 (法語:""le Bien-Aimé""),太陽王路易十四曾孫,勃艮第公爵之子。作為法國國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間執政。

他神奇地延續著整個瀕死的家庭,他執政的早期受到法國人民的喜愛。 但是,他無力改革法國君主制和他在歐洲綏靖政策,使他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並且在他死後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

路易十五執政後期,宮廷生活糜爛,路易十四時期的經濟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雖然小時候大難不死,逃過一劫,但他最終還是沒能逃過疾病的折磨,1774年死於天花。

1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扎然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迪普萊西·德·黎塞留和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國。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年-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使他親手締造的偉大形象(大帝)的超高民氣在晚年喪失殆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