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多星」俱樂部又添新成員!這次是這個四百萬人口小國!
2018年1月16日,紐西蘭在本國的瑪希爾發射場,採用「電子號」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三顆小型「立方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不僅使得紐西蘭成為繼韓國之後,世界上第十三個自主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也讓紐西蘭躋身少數實現具有「一箭多星」發射能力的國家之一。而執行此次發射的「電子號」小型運載火箭,也是非常具有獨創性的「電推火箭」。
「電子」號運載火箭的第二次發射取得了成功
作為美國和紐西蘭民間企業聯手研製的小型液氧煤油運載火箭,「電子號」採用了極具創意的設計:即不採用高壓補燃或者燃氣發生器循環,而採用鋰電池帶動電動機驅動渦輪泵將液氧和航空煤油兩種燃料注入燃燒室。按照研製方的說法,採用這種設計,可以使得燃料具有很高的燃燒效率,可以與很多採用高壓補燃設計的洲際彈道導彈相媲美……雖然去年的首次發射以失敗告終,但今年開年不久的成功則足以使這枚設計獨特的運載火箭載入航天史冊。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迄今為止獲得的投資僅1000萬美元,而按照研製方的說法,每次發射的成本只有450萬美元。如果確實如此,那麼長期以來一直設想的「民間公司低成本小型運載火箭」似乎終於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發射前的「電子號」小型運載火箭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採用固體燃料的小型探空火箭改進設計小型運載火箭似乎是研製「低成本小型運載火箭」的唯一途徑,但相關的嘗試似乎沒有成功的例子,美國和日本的類似型號發射都歸於失敗。而「電子號」則另闢蹊徑,依舊採用液體燃料,但使用廉價的鋰電池驅動渦輪泵的方式替代了成本更高、設計難度更大的高壓補燃或燃氣發生器循環設計,從而實現有效地控制成本的目的。
從這個角度上看,「電子號」很有中程彈道導彈的感覺
此外,如果用紅煙硝酸和偏二甲肼的「毒發」燃料(理論上比液氧煤油的成功率更高),完全可能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一型具有多彈頭投送能力的中程彈道導彈,在美國打算退出「中導條約」,並且和澳大利亞共同研製兩級火箭設計的「高超音速導彈」的當下,我們有理由多多關注下這個同樣有美國公司參與的運載火箭……


TAG:浩漢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