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三觀,《神奇女俠》的誕生羞死人了
2017年,DC在與漫威宇宙對壘中,終於扳回了一城。
女性導演派蒂·傑金斯拍的女性超級英雄《神奇女俠》,收穫了一片好評。
這應該也是諾蘭的蝙蝠俠系列之後,DC較為揚眉吐氣的一次了。
可惜,後面的《正義聯盟》公映版,又沒有借上神奇女俠的神力。
對於這部《神奇女俠》,如果從看一部大片的角度來講,我個人倒是覺得沒有我想像的好。
不過我身邊有不少女性朋友覺得:
從女性視角來拍的這部電影,果然別具一格。
在漫畫界,神奇女俠實際上有著不少象徵意義。
她是漫畫史上,第一位女性主旋律超級英雄。
去年那部片的最後,還讓神奇女俠的男友對她道出:
我來拯救今天,你去拯救世界。
二戰期間,由於神奇女俠漫畫,她甚至激勵了不少美國女性勇敢響應號召,入伍參戰。
新一代的女權主義者,也被潛移默化的影響。
甚至,潘基文在2016年還任命神奇女俠為女權大使(同年12月,聯合國宣布神奇女俠卸任)。
去年的電影版中,蓋爾加朵扮演的神奇女俠,更是要英氣有英氣,要顏值有顏值。
看看女俠這一身裝扮,再看看她的武器,例如:
能夠反彈子彈的護腕。
GIF
套在人身上,能夠讓人說真話的真言套索。
等等,仔細一想,有點不對勁。
您和下面這張劇照(非《神奇女俠》劇照)對比下:
有沒有看出什麼端倪?
要不咱再進一步挑明,神奇女俠的武器,像不像情Q用品?
說實話吧,不止是像,這些武器的前身就是情Q用品。
翻開神奇女俠的資料,您會發現,對於神奇女俠的作者的介紹,是:
由心理學家威廉·莫爾頓·馬斯頓與其妻子伊麗莎白·哈洛唯·馬斯頓聯合創造。
神奇女俠的裝扮,她的武器等,就是作者受情Q用品啟發的。
也因此,在早期的《神奇女俠》漫畫中,讀者經常會看到捆綁,鞭打這類的情節。
這一切,就是今天要給您推薦的電影內容:
關於神奇女俠的「生身父母」,及神奇女俠「身世」的電影。
在豆瓣上,本片甚至以8.0的分數,超過《神奇女俠》的7.1分。
《馬斯頓教授與神奇女俠》
如果您對神奇女俠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諸多超級英雄的物料上。
如果您不想破壞神奇女俠在您心中的印象。
那麼,建議您就不要看這個片子了。
因為,按照找噱頭的說法來講,這片子簡直是毀三觀啊。
先說說馬斯頓教授。
他是一名心理學家,他發明了DISC理論。
名詞解釋:
這個理論,研究的是由內而外的人類正常的情緒反應。
是一種「人類行為語言」。
心理學的事就此按下,驚世駭俗的事情要來了。
神奇女俠的生身父母,除了馬斯頓教授及其妻子伊麗莎白外,還有一人:
奧利弗。
此女,是上世紀20年代,馬斯頓教授在大學授課時,幫助馬斯頓夫婦做課題研究的女學生。
而後,奧利弗成為了小三。
準確地說是:
馬斯頓的感情生活,從一夫一妻制,變成了三人行。
這段感情,沒有人藏著掖著。
這段三角關係中,每個人都愛著另外兩人。
所以呢,馬斯頓夫婦的婚姻生活,也由此演變成了3P關係。
其中那兩女,還是雙性戀。
現在要說說真言套索了。
有一次馬斯頓教授接觸到了SM文化,套索就是其中的繩子(反彈子彈的護腕亦是同理)。
而漫畫中,真言套索的核心功能是:人被套索捆綁後,就會說真話。
這個功能和馬斯頓教授的另一個身份有關:
他是測謊儀之父,是他發明了測謊儀的雛形。
那時候馬斯頓夫婦發現,人的情感會影響血壓的收縮。
於是,這個測謊儀的雛形功能就變成:
人在這個儀器下,一說慌,指針就會呈現大幅度的刻畫動作。
因此,真言套索就是測謊儀+SM繩索的結合。
(奧麗弗(左一)、伊麗莎白(左三)與馬斯頓教授(右一)試驗收縮壓測試)
所以呢,早期的《神奇女俠》漫畫中不少捆綁,鞭打等情節,這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也因此,這套漫畫給馬斯頓教授帶來了不少麻煩。
美國兒童研究協會就此對馬斯頓教授提出了指控。
而馬斯頓教授和兩名愛人的個人生活經曝光後,也在當時激起了千層浪。
這樣的情節,加上《神奇女俠》的東風,已經足夠讓本片有著足夠的噱頭了。
光是拍這些表面情節,本片再爛都能像《五十度灰》那般奪人眼球。
但是,本片不僅如此。
噱頭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內容。
那個時代的女性,在世俗社會中處於一個弱勢地位。
即使是馬斯頓教授的妻子,水平頗高,僅僅因為她是女性,也只能做馬斯頓教授的助教。
有段台詞,很巧妙地說出了當時女性的地位。
當馬斯頓教授和伊麗莎白在討論要不要讓奧利弗加入他們的研究時,馬斯頓教授說:
她(奧利弗)的美貌使她比其她女孩更有優勢。
當時的情景是:
在奧利弗與她的朋友間,有一名帥哥過來搭訕。
此時,伊麗莎白觀察著這個景象,說道:
她的美貌嗎?美貌種障礙。
她捲入了一場戰爭中,看到沒有?
如果她與那個男生有過長的眼神接觸,男生會誤認為她對他感興趣。
之後當她無可避免地拒絕他時,他就會認為她是個蕩婦。
同時他旁邊那個金髮姑娘就喜歡這個小夥子。
所以那個金髮姑娘衝動地恨著奧利弗,感情如此兇猛讓她坐立不安。
但他們都還不得不坐在那裡微笑,偽裝,因為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生活。
GIF
這就是當時大多數女性在這個社會中的既定形象。
外貌成為了首要考量。
但外貌這個附屬元素,卻讓世俗的眼光直接沒道理地去進一步判斷她們的人品。
更無語的是,她們很難改變這個現狀。
甚至,還必須迎合著。
我不想把劇情從頭到尾給您說一遍,太畫蛇添足了。
但這個片子,在毀了既定神奇女俠形象的基礎上,講的卻是一個很狠的故事。
狠的地方在於,這三人在這個艱難的世道中,依然努力前行著。
它並沒有那麼理想。
他人的不理解甚至惡意,都給三人製造了很大的阻力,甚至帶來了不少的傷害。
事業上,馬斯頓教授不斷受挫;生活上,三人不斷受到困擾。
可事實上,他們做錯什麼了嗎?
他們只是按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過下去。
他們傷害什麼人了嗎?
沒有。
甚至,為了自己的孩子,他們還選擇犧牲自己來保全孩子。
世俗的偏見下,本來沒有錯的事情,只是因為不佔主流,就被打上了錯誤的標籤。
例如:
同性戀招誰惹誰了,只是喜歡上和自己性別相同的人,有錯嗎?
只是因為是少數派,就要在道德上被批判嗎?
如果咱再看馬斯頓教授的三人行關係,如果按照一個現在普遍的說法:
他們只是想要簡單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實際上,這個標準,本來就不簡單啊。
世俗的眼光,不要在乎。
說得容易,誰能真的不在乎呢。
也因此,在對《神奇女俠》誕生背後,這樣一個毀神奇女俠形象三觀的情節上,本片給出的,卻是一個很猛的故事內核。
畢竟,馬斯頓教授三人這樣的行為,到了今天依然沒啥人敢做吧。
但現實中,他們的故事是怎麼樣的呢?
以下,就是馬斯頓教授一家的照片。
兩名女人,甚至還同時為他生兒育女。
在世俗中迎難而上,挑戰世俗,光是這點,就夠猛了。
1947年,馬斯頓教授因癌症病逝。
後來,神奇女俠的形象在當代文化的引導下,逐漸轉變為世人熟知的當今面孔。
後來,奧利弗與伊麗莎白,又一起生活了38年。
1985年,奧利弗去世;伊麗莎白則享年100歲。
他們的兒子彼得,則建立了一所神奇女俠博物館,裡面有著4000多件藏品。
2017年1月,彼得去世。
《神奇女俠》,或許就是他們三人給各自的一封情書。
而三人的一生,到了今天,則成為世人眼中所敬佩的事。
可諷刺的是,這樣的敬佩總是要等到成為歷史,才姍姍來遲。
GIF
與其賞析電影,不如享受電影。
長按以下二維碼,一起玩吧~小丑微博:「庫布里克小丑」


TAG:庫布里克的小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