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拿出壓箱底技術,結果中國沒看上,卻唯獨想要這項技術
軍情
01-23
前不久,中國與烏克蘭又迎來了新的軍事合作。從烏克蘭媒體報道來看,因為近期與俄羅斯的關係日益緊張,軍工產業日益蕭條,很多烏克蘭的技術人員都接受了中國的邀請,選擇來到中國工作。
同時,烏克蘭也十分積極的向中國推薦他們可以說是最後的一項技術,也就是不久前被媒體議論紛紛的安-225運輸機和蘇聯登月艙等,但是與先前蘇聯解體時,中國對蘇聯的技術全盤接受不同的是,這次中國選擇引進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更為珍貴的人才。
對此很多俄羅斯的專家雖然很著急,卻也無可奈何。因為沒有了俄羅斯的訂單,烏克蘭的很多軍事工廠都沒有了用武之地,也就不得已將他們最後的壓箱底的技術拿出來,但其實目前的中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早已經不需要這些技術,眼光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烏克蘭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軍事研發基地蘇聯解體時繼承了很多航空巨頭,但是沒有資金的支撐和訂單的去向,近年來其技術並沒有任何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跟不上時代的進度。
但中國目前在航空發動機這一領域的技術,與美國和俄羅斯相比較而言,還相差甚遠,所以烏克蘭擁有的發動機技術對於中國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的,特別是在渦扇發動機,中國的興趣還是十分強烈的。
另外,烏克蘭還會協助中國生產米-17直升機的發動機和L-15的渦扇發動機,這兩款戰機是目前中國最為主要的服役機型,有了烏克蘭的幫助,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就能擺脫一直以來對於俄羅斯研製的發動機的高度依賴性,可以自主研發技術同樣先進甚至更為先進的發動機。


TAG:鐵血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