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高官提「好籬笆造就好鄰居」,超限戰作者:關鍵是籬笆建哪

美高官提「好籬笆造就好鄰居」,超限戰作者:關鍵是籬笆建哪

日前,美國政府公布四年來首份《國防戰略報告》。該報告明確提出,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威脅已從恐怖主義轉為中俄兩大國,引發全球媒體關注。幾乎同時,美國海軍驅逐艦20日駛入黃岩島附近12海裏海域,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強硬表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該報告對話著名戰略問題學者、《超限戰》一書作者(之一)王湘穗教授。

王湘穗教授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澎湃新聞:美國政府四年來首份《國防戰略報告》,您認為其中最為核心的意義是什麼?

王湘穗: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新時期為美國軍方劃分了敵友。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美國參聯會就發過一些內容較為相似的文件,其中多次提到「4+1」的提法。「4」即四個國家——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1」指恐怖主義。但是,這些文件主要都是研討性質,或者說美軍內部的討論,分量與這份由防長馬蒂斯簽署的文件截然不同。

《國防戰略報告》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層面第二層級的指導性文件,也是美國國防戰略的綱領性文件,僅次於由總統簽署的《國家安全戰略》。這份文件明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要關切是俄羅斯和中國,還有伊朗和朝鮮,而恐怖主義威脅的重要性相對下降。

在這份報告中,美國明確指責中國「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並進行所謂「掠奪性」的經濟發展,措辭相當強硬。這樣一種定位,無疑是從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將中國視為美國主導的現有國際體系的異體。這等於將中國定為美國的主要威脅。

澎湃新聞:中國國防部已經表示,這是一份「『冷戰』色彩極濃」的報告。既然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威脅,那麼特朗普《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提及的「戰略競爭對手」是否已等同於「敵人」?

王湘穗:首先,要看到這是美國安全戰略層面第二級別的文件。它是由馬蒂斯簽署,是國防部的指導戰略。從軍人的視角看,對手就是威脅,威脅就是敵人。

美國將什麼國家視為對手,視為什麼級別的對手,主要取決於能力而非動機。動機是一晚上可以變的,能力卻不是一晚上就能生成的。因此,中國被視為美國「合格的對手」是不成問題的。

其次,我們也要看到,這只是第二級別的文件,是美國軍方意志的體現。中美關係的內涵極為複雜,無論是對手還是夥伴都沒有那麼純粹,本質上仍是博弈式共生。但從總體上看,隨著美國國內政治環境的變化,對抗性的一面在增強。

澎湃新聞:中美關係是否有可能滑向全面對抗呢?

王湘穗:大國博弈好比高手對弈,從棋局上看,中美雙方都處於拱卒的階段,離將軍差的還很遠。更重要的是,在於雙方還都能坐下對弈,而非打翻棋盤——可以說,只要大國還在一定的規則限制內對弈,不把棋盤弄翻就是最重要的局。

至於是否有全面對抗的可能,要從兩個層面看。在國家關係層面,中美仍有大量共同利益交織。美國的出口市場管制會對中國形成較大影響,但中國若不買美國國債也會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很大衝擊。這種國家生態是由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構築的,並不能為一份報告所改變。可以說,在現有世界經濟體系發生根本改變之前,中美之間仍缺乏全面衝突的基礎。

在安全戰略層面,我們應注重戰略上的藐視與戰術上的重視。美國國力的確仍然很強,強於中國,但其最具支配性的時期已經過去,已經不能再一手遮天,否則特朗普也不會從全球收縮。當前,一個朝鮮都能讓美國進退失據,如果美國再選擇與中俄全面為敵,那麼全球安全局勢將會打亂,這是美國無法承受的。可以說,美國新的國防安全戰略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它將美國軍方的部門利益置於美國國家及全球整體利益之上,從根本上不利於地區及全球的和平穩定。

但是,在這份報告的指導下,美國具體的安全政策也將會發生轉變。從2018年初開始,美國向西太平洋的增兵趨勢已經顯現,最近闖入黃岩島附近海域的舉動也表明其可能做出一些更冒進的舉動,中國對此必須有足夠的重視與準備。

澎湃新聞:這份報告在定調空前尖銳之餘,美國防部副部長助理科爾比也強調,這不是一份對抗戰略,因為「好籬笆造就好鄰居」。您怎麼看?

王湘穗:問題的關鍵,是籬笆建在哪。

美國自然是希望籬笆建的離中國越近越好,最好是12海里的家門口。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全球的力量格局正在發生劇烈的改變。如果美國軍方發現根本無法在一定距離內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那麼美國是否會調整當下的國防戰略呢?到那時,大國之間又會建立新的動態平衡,而美國國內圍繞對華政策的討論還會繼續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安倍發表新年施政演說:修憲、促朝棄核以及要改善與中國關係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