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書信堪稱經典
古時交通信息不暢,書信承載了太多期許和溫情,因此也就有了很多詩意別稱,如尺牘、尺一、尺素、魚書、雁札、魚雁等。「與人尺牘,主皆臧去以為榮」是也;「尺一東來喚我歸,衰年已迫故山期」是也;「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亦是也。
而今一機在手,足令天地一瞬,萬里咫尺。鍵盤時代,手機、電腦「蹦」出字兒來很乾凈也好認。再者少了郵路驛程,收信人無「等待」之煎熬,亦鮮有「如晤」之喜悅。雖則如此,真正的文化名流仍然喜歡筆墨「伺候」。
話說周公篤文與沈鵬老,素來交情深厚,過從甚密。丁酉暑月,周公袓居新築請鵬老題「影珠書屋」匾額,二老鴻來雁往堪稱經典,茲摘錄於後。
周公函曰:鵬老硯席:去歲返鄉掃墓,承父老不棄倡於祖居布政塘舊址為構廬舍一椽,以為休憇講習之所。歷時十月,頃已竣功。竹木扶疏,陂塘錯列,流螢泛夜,鷗鷺時翔,扶杖逍遙,頗宜怡老。唯匾額未就,有寶塔無頂之憾,環顧斯世,愛我庇我,莫公若也,因是懇求賜題「影珠書屋」四字墨寶,以光廬舍而增色名山,忝在交末,百拜求之。順頌、暑安,愚弟周篤文頓首。
嘖嘖!「竹木扶疏,陂塘錯列,流螢泛夜,鷗鷺時翔,扶杖逍遙,頗宜怡老。」寥寥數語已是美不勝收,「唯匾額未就,有寶塔無頂之憾……懇求賜題『影珠書屋』四字墨寶,以光廬舍而增色名山」,其謙恭之姿亦非大儒者不能有也。
旬余,周公收到鵬老回函及題有「影珠書屋」墨寶一副。回函曰:篤文兄:來信收悉,文墨俱美,令人羨慕。王維輞川別業與陶淵明歸去來辭境界相合,在你耄年實現了。囑題匾,試筆多次始成,但願你喜歡便是。「屋」字用筆有飛白處,製作時在不失原意基礎上,有經驗的匠人會略加調整。立秋已過,酷熱達到高潮。盼多保重。即頌、時綏。
鵬老書藝超絕,文辭精美。周公沈老,待人至誠如見心肺,真知己也!


TAG:抱一壺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