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德國的抗日神器,抗戰中我國將這一武器的威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最新
01-23
盒子炮,也稱駁殼槍,即毛瑟C96。對日作戰中,中國軍民廣泛使用「盒子炮」,中國軍隊的近戰火力往往比日軍強,這得益於「盒子炮」的大量配備。1937年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就將使用「盒子炮」的士兵編成手槍隊,與日軍展開巷戰,或安排士兵化裝成平民,用「盒子炮」襲擊日軍巡邏隊,使其恐慌不已。
「盒子炮」在我人民軍隊中使用就更為廣泛,中國人之所以愛用「盒子炮」,一是該槍來源比較容易,二是敵後武裝主要與日軍打近戰,「盒子炮」容彈量大、火力猛的特點非常合適,當年有不少武工隊員攜帶兩支「盒子炮」,一支帶木製槍套,用於遠距離精確射擊,另一支將準星磨平,插在腰帶上,便於快速拔槍射擊,遇到緊急情況,還可以雙槍齊射。老電影《平原游擊隊》主人公李向陽手握雙槍的形象是符合史實的,而且從李向陽左手持槍的槍管前端有準星,右手持槍的槍管前端沒有準星的細節上,讓人感嘆經典抗戰影片考證上的嚴謹細緻。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工廠停產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採用毛瑟槍作為軍隊的制式武器。不採用倒不是因為該槍的質量不好,而是因為它價格太高,而且該槍裝備歐洲軍隊當手槍則尺寸太大,而做為步槍又威力太小了,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進入中國似乎是它的宿命。
毛瑟C96在中國獲得巨大成功,同時也對中國近現代的戰爭有著巨大的影響,在中國的八年抗戰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二戰後,絕大部分單動式手槍被更安全聯動式手槍取代,毛瑟C96也退出了歷史舞台。


※1945年納粹德國宣布投降時,德軍剩餘總兵力竟然還有二百多萬人
TAG:絡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