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嚴防李樹病蟲害

嚴防李樹病蟲害

李樹在管理條件差的情況下易感染病蟲害。輕者影響樹體發育,果實品質差,產量低,重者造成樹體衰弱壽命短,果實不能食用。我縣有李樹2000畝,去年已經是盛果期、正是樹體旺盛生長期。一些地塊發現了病蟲害,主要有李子食心蟲、蚜蟲、紅蜘蛛、李子紅點病、細菌性穿孔病等,須引起李樹種植戶的注意。現介紹幾種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李子食心蟲 為鱗翅目小卷葉蛾科害蟲,是危害李子果實最嚴重的害蟲。被害的李果在蟲孔處流出淚珠狀果膠,被害果實不能繼續發育,漸漸變成紫紅色而脫落。被害果蟲道內積滿了紅色蟲糞,果農稱「豆沙餡」。防治方法:李子食心蟲防治的關鍵時期是在各代成蟲盛期和產卵盛期及第一代越冬成蟲出土期進行防治。(1)培土壓繭。在越冬成蟲羽化出土前,即4月下旬進行培土。在樹榦周圍45~60厘米地面培10厘米厚的土層並塌實壓緊,使羽化的成蟲不能出土而窒息死亡。但應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完成後,結合鬆土鋤草,將培土撤除。(2)地面噴葯。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前,或在第一代幼蟲脫果前樹冠下面噴布25%對硫磷微膠囊,每畝0.8~1公斤噴洒,灑後用耙子耙勻,使葯、土混合均勻。(3)樹上噴葯。成蟲發生期即李樹落花末期(95%落花)小果有麥粒大小時,噴第一次葯,可用50%殺螟松乳劑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從綜合防治的角度考慮,可用生物製劑進行樹冠下土壤處理,如白僵菌等。秋後應把落果掃盡,減少來年蟲源。(4)誘殺。利用李小食心蟲成蟲的趨光性和趨化性,可用燈光和糖醋液誘殺。

李子紅點病 此種病在李樹栽培區均有發生,開始危害葉片,後期則危害果實。危害葉片時在葉片上產生紅色圓形微隆起的病斑,其邊緣與健部界線清晰,病斑上密生暗紅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發病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病葉發黃早落。果實被侵染時,在果面上也產生紅黃色圓形隆起的病斑,病果生長不良且易脫落。由於各地氣溫不同,降雨量不等,發病時期也不同。低溫多雨年份或植株和枝葉過密的李園發病較重。防治方法:(1)萌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展葉後噴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2)在李樹開花期及葉芽萌發期,噴1∶2∶200式波爾多液或50%瑚珀膠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進行預防保護。

細菌性穿孔病 又稱李黑斑病、細菌性潰瘍病。該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為中心產生水漬狀小點,擴展到2毫米時,病斑中心變褐色,最終形成近圓形,暗紫色,邊緣具水漬狀暈環,中間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現不規則裂縫的病斑,達35毫米左右。濕度大時,病部可出現黃色溢腕,病果早期脫落。高溫高濕有利於病菌侵染,使病勢加重。樹勢弱、排水通氣不良或過多施氮肥的果園發病較重。防治方法:(1)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不與杏、桃等核果類果樹混栽,以免傳染病害。建立新李園時選用無病毒苗木和抗病品種。〔2)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進行合理整形修剪,創造通風透光的良好條件。(3)早春刮除枝幹上病斑,並用25~30波美度石硫合劑塗抹傷口,減少初侵染源。(4)藥劑防治:噴一次4~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4∶240倍硫酸鋅消石灰液,也可用65%福美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10~15天噴一次,共噴2~3次,效果更好。

李褐腐病 李褐腐病又稱李實腐病,危害李樹的花和果實,貯運期間的果實也可受害。花器受害產生褐色的斑點,並在潮濕時產生灰色霉層,形成花腐。果實受害,初為褐色圓形病斑,幾天內很快擴展到全果,果肉變褐軟腐,表面生灰白色霉層。病菌通過花梗和葉柄向下蔓延至嫩枝,並進一部擴展到較大枝上,形成灰褐色長圓形潰瘍病斑,病斑上生灰色霉絲。防治方法:(1)及時防治蟲害,減少果實傷口,防止病菌從傷口侵入。(2)早春萌芽前噴一次5度(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2∶120波爾多液。在李樹開花70%左右時及果實近熟時噴布70%托布津或50%多菌靈1000~1500倍液。(3)果實採收後可用500毫克/千克噻苯咪唑浸果1~2分鐘,晾乾後再裝箱貯藏和運輸。果實採收後用氯硝銨(濃度2.1~5.25毫克/千克)或苯來特(濃度為0.7~1.75毫克/千克)溶液處理,可以減輕貯藏期果實腐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農幫幫 的精彩文章:

蘆筍無公害病蟲綜合防治技術

TAG:三農幫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