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里衛庄為什麼會認為蓋聶放棄了鬼谷?
大叔和衛庄被稱為「縱橫雙劍」,這個稱號本身就有點奇怪。蘇秦配六國相印,張儀瓦合縱之盟;龐涓率勇武之師,孫臏著曠世兵書。歷史上的鬼谷傳人以權謀和兵法著稱,然而當代兩位號稱「鬼谷歷史上最天資卓絕」的傳人,居然只以劍術出名,未免格局太小了點,總不能是鬼谷子忘了教吧。而且,蓋聶明明學的是合縱,卻去了秦國,衛庄學的是連橫,卻留在了韓國。從天行九歌和秦時的背景劇情看,衛庄顯然稱得上老謀深算,手腕過人,但他依舊失敗了,韓國被大秦鐵騎踏過成為了歷史。問題就出在二人學成出師的時間,二人很準確的判斷出了秦國已經勢不可擋,所以即便是打算復興韓國的衛庄,也沒有走到明面上攪動天下,而是慢慢培養勢力,積累能量,另一邊,蓋聶去了秦國。衛庄是典型的鬼谷傳人,鬼谷一脈追求的是眾生皆棋,唯我執子,三寸之舌重於九鼎之寶,一人之力可當百萬之師。歷史上的鬼谷傳人撬動時代,改寫歷史,這就是衛庄所追求的東西,這就是鬼谷縱橫之道。但蓋聶不同,他不相信人力能夠抵抗歷史的洪流,正如他對嬴政的評價,「他只是一個人,卻做了超越人的事,而人終究是會死的」。他殺荊軻,因為他認為統一是趨勢,天下已經戰亂了太久;他反秦,則是因為他認為秦朝的覆滅在所難免,苛政維持的帝國已經難以為繼,事實證明他都對了,很明顯,蓋聶的歷史觀大局觀也屬於頂尖行列,只是他沒有將其用在爭霸天下之上。衛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他繼承了鬼谷的理念,他確實曾經失敗了,但秦國不會長久,終有東山再起之日;蓋聶也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他不追求天下如何,因為他相信歷史的規律主宰一切,這與鬼谷背道而馳。蓋聶的理想是天下大同,是一個和平而溫暖的世界,衛庄對此嗤之以鼻,因為他相信天下的本質是人的博弈,除了利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蓋聶所希望的世界永遠是空中樓閣,而蓋聶則認為這是天下百姓心中共同的願景,即便遙遠得令人絕望,卻未必真的不能實現。這是兩個人最本質的思想差別,所以衛庄認為蓋聶放棄了鬼谷,兩人做出了各自的抉擇,很難言誰對誰錯,畢竟這世界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最終留下的,只有縱橫雙劍。


TAG:歷史迷雲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