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太白竟是病,牙齒淡黃才健康?
最新
01-23
通常人們把潔白的牙齒視為健康的牙齒,視為美的象徵。很多人會刻意的去漂白自己的牙齒或到口腔診所、醫院要求醫生在牙齒上塗一層「白漆」。
檢查發現除了需要洗牙外
沒有其他明顯的口腔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想要多白呢?
鏘鏘鏘!掏出比色板來看看!
其實真正意義上健康美麗的牙齒不是大多數人想像中的白色,而應該是淡黃色。為什麼呢?
因為牙齒表面覆蓋著一層牙釉質,呈透明或半透明狀態,其深部為牙本質,呈淡黃色。牙齒的顏色與釉質的鈣化程度有關,鈣化程度越高,釉質越透明,而其深部的牙本質的本色透過其使牙齒呈淡黃色;反之牙齒會呈現為不正常的白色或乳白色。
淡黃色的牙齒表明你的牙釉質鈣化程度高,是健康的表現。相反,由於那些發育和鈣化不好的牙齒多呈白色,還有就是那些患有初期齲齒的牙面上,因脫礦而形成白堊色斑塊。
漂白可能需要多次就診從而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處理後可能會有大概一周的牙齒敏感癥狀
之後避免進食易著色食物,否則前功盡棄!
由此可見,白色並非人們理想中健康牙齒的顏色,所以感覺自己牙齒有些發黃,不夠白的人們,千萬不要刻意地去美化,追求一口白色的牙齒。而在鑲牙、選擇假牙的顏色時,也不要不切實際的要求醫生為你使用那種不協調的雪白的假牙。
(圖片轉載自網路)
關注
朗聖潔
口腔生物修復大師


TAG: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