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臘肉吃了會致癌?前提是……

臘肉吃了會致癌?前提是……

這年頭,各種致癌因素滿天飛,霧霾、尾氣、二手煙,油煙、燒烤、地溝油,臘肉致癌一說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翻看日曆,已入臘月。朋友圈關於臘肉食用的安全進入周期性的辯論期:

淡定派

這種食物是紅火新年的吉祥物之一,把傳承上千年的臘肉與致癌畫等號,那是杯弓蛇影;

反對派

臘肉香腸在生產中經歷了大量食鹽的腌制、各種煙熏火烤,過程中產生的亞硝酸鹽、微生物、苯並芘等物質,都可能是導致癌症的殺手。

GIF

可一年一度的除夕夜,中國人的餐桌上,還就愛擺上這麼一盤腊味菜。人之常情,既想吃,又怕吃出什麼毛病。這其中還有折衷的辦法沒?

別急,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一下:

「臘肉,它為什麼致癌?」

我們的祖先深諳「秋收冬藏」之道,小雪之後,家家戶戶便開始腌制蔬菜、雞鴨魚肉等以備過冬。因此我國又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

臘肉的製作分為煙熏法和風乾法兩種:

「煙熏法」:用濕的松柏樹枝、桔皮、柚子殼等物燃燒所散發的煙來熏制一個月左右,以此熏入特殊香味口感;

「風乾法」:將用鹽和花椒腌制好的肉,塗抹上白酒、甜麵醬和醪糟,再放在通風處自然風乾而成。

為了做出臘肉獨有的香味,其腌制一定要在「小雪」到「立春」兩節氣之間,像這樣肥肉部分透亮透亮的就是製作到位的臘肉了!

那麼問題來了,

「臘肉的健康隱患究竟出在哪裡?」

鹽腌風乾或木火煙熏雖然可以延長臘肉的保質期以撐過整個寒冬,這是最普遍的做法,但它的隱患也不容忽視!

高鹽含量

採用鹽腌的臘肉中含有大量的鹽分,經常吃很容易超過人體每日鹽分的最大攝入量,引發高血壓,加重腎負擔,損傷腸胃粘膜等健康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為6—8克;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於6克。

亞硝酸鹽

腌制食物時,若時間和鹽分不夠,硝酸鹽將會被微生物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但是卻能和蛋白分解物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產生亞硝胺類致癌物。不幸的是,胃的酸鹼度恰巧適宜亞硝胺的形成,食用腌制食物,就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而且為了讓腊味顏色鮮紅亮麗,很多無良商家往往會過量添加亞硝酸鹽,這就讓致癌風險又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

苯並芘

當熏烤溫度超過300℃,烤肉的油會滴落產生濃煙,濃煙中含有大量的環芳香烴,其中的苯並芘是強致癌物,進入臘肉中會對食用者的身體造成危害。

享用臘肉時,我們該注意些什麼?

醫療健康專家建議消費者減少熏制食品的攝入。一些健康飲食專家表示,腌臘肉製品的另一健康安全風險,來自於如何存儲和食用的環節。

請記住以下幾點:

首先,盡量吃自家製作的臘肉,選用優質木材,控溫在300℃以內,慢火慢烤;或選用液態型煙(將香味濃郁的果樹蒸餾或者乾餾之後獲得的液體,按照一定配比和濃度直接添加、浸泡和噴霧肉品後,也可達到熏制的效果)。

其次,商場挑選臘肉時,要注意包裝的完整度(沒有漏氣或脹袋),不要選擇顏色過於紅亮的臘肉,而應選用表面乾燥、堅韌有彈性、氣味無霉變的產品。

第三,烹飪臘肉時,先過水煮,溶解掉臘肉中的亞硝酸鹽,再選擇清炒或燜、蒸的烹飪方式。

第四,在食用臘肉時,可以搭配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青椒、黃瓜、菠菜等)和水果(橘子、橙子、獼猴桃等),可以阻斷亞硝酸鹽與胺的結合,減少致癌物的危害。

第五,臘肉雖然味美,但孕婦、小孩、高血壓心臟病患者、腸胃弱者、痔瘡患者、腎臟病患者、肥胖人士,為了健康,還是不要貪嘴為好。

敲黑板,劃重點:

最重要的是,食用要適量。

從食品健康角度來講,消費者要清楚一個概念,一些食品含有致癌因素,能增加致癌風險,但不等於吃了就會患上癌症。

例如,大家比較了解的隔夜菜,就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但攝食之後未必會導致身體癌變。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遠離了劑量來談其安全風險那是空中樓閣。

根據2015版的中國食物成分表計算,腌臘肉製品,每100克中約含脂肪48.9克、鹽近6克,如果一次就吃100克以上,那每天攝入的脂肪和鹽就超過一個成年人一天的推薦攝入量了,對心血管系統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建議根據體重來折算,成年人每次的食用量以不超過150克為宜,老年人盡量少食腌臘製品。一周內食用最好不要超過3次,不要連續食用。

最後,畫餅充饑!

晚上來一碗臘肉解解饞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癌 的精彩文章: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