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奉賢區博物館新館乾貨(二)

奉賢區博物館新館乾貨(二)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新館整體建築設計師藤本壯介,以及他清新靈動的設計風格,今天我們繼續話題,向大家介紹新館的內部結構分布,讓大家對我們的新館布局有一個粗略的認識。

我們的新館由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建築組成,分為A、B、C三棟,其中A棟屬於城市規劃館區域,B、C兩棟則是我們奉賢博物館的新館所在地。

A、B、C三棟分布

A棟內部 奉賢城市規劃館——城市客廳

A棟內部 奉賢城市規劃館——多功能規劃展示

A棟內部 奉賢城市規劃館——奉賢百科

B棟具有臨展功能和公共活動功能:1樓是多功能廳;2樓是臨展區;3樓則是供參觀者休閑和交流的區域。

B棟 多功能廳

C棟則綜合性更強,分成四種功能區塊:常設陳列展示區、庫房、辦公區域以及公共活動場地:常設陳列展示區分為地下1層海塘廳和2樓歷史廳。其中,海塘廳——「海國長城」陳列將奉賢海塘的歷史價值和意義置於中國海塘歷史整體的發展中講述,體現奉賢海塘的文化全貌和其中所含奉賢先賢的精神風貌。

C棟B1層——海塘歷史陳列廳

C棟B1層——海塘歷史陳列廳

在C棟2樓的歷史廳——「敬奉賢人,見賢思齊」將展出奉賢區歷史文化陳列,通過建制沿革、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賢城4000餘年歷史的形成與演進軌跡,讓參觀者充分領略賢文化魅力和風采。

C棟2樓——奉賢歷史陳列廳

C棟2樓——奉賢歷史陳列廳

C棟2樓——奉賢歷史陳列廳

C棟地下1層另設藏品庫房,是我們館內文物藏品的所在地;1樓是休息區和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庫前區;3樓則是行政辦公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A、B、C三棟單體建築並非整體相連,而是通過屋頂的公共綠化及環形通道、2層連廊、1層的景觀水系和公共空間層層連接。

藍色區域為連接A、B、C三棟的區域

設計師藤本:「由此衍生出來的三座建築物之間的空間,使建築內外自然過渡連接,相比於傳統的博物館規整的水平高度設計,建築通過相互獨立的三個橢圓,形成有趣,變化豐富的公共空間。尤其是屋頂連綿起伏的坡度變化既呼應了城市規劃中高度的控制又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壓力,形成富有趣味的公眾活動場地。周邊的綠地、公共屋頂、內部河流,『上海之魚』開闊湖面上吹過來的清風以及到訪此處的人們等各種因素相互交融混合,由此孕育創造了融於自然環境的開放空間。」

在上一期中,有留言讚賞了我們新館的外型並提出了自己對新館外形的一些看法,希望有更多的小夥伴能暢所欲言,給我們更多的工作建議。

備註:文中圖片為概念設計圖,可能與實際效果圖有出入

圖片提供:上海奉賢南橋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都市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文築國際等

文/王姍姍

編輯/覃靜

信息來源:奉賢區圖書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奉賢文化 的精彩文章:

奉賢城市博物館建築設計師:藤本壯介

TAG:奉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