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營」和「養」有什麼區別

「營」和「養」有什麼區別

「營」和「養」有什麼區別

你對「營」和「養」的認識有多少?什麼是營?什麼是養?什麼叫營生?什麼叫養生?

現在人們都很關注養生,在我看來,養生比營生差遠了。我們看現在很多講職場的書、勵志的書、官場鬥爭的書......這些書歸根到底都是在講營生。

營生髮展到一定階段了,或者人們生病了,才想起養生— 養永遠排在第二。

那營和養又有什麼區別呢? 營,需要刻意而為之,需要動用後天的意識,所以我

們常說鑽營、經營、蠅營狗苟......這些講的都是刻意地去做某些事情。而養更多則是強調順其本性、天性,所以春天叫「養生」;夏天叫「養長」;秋天叫「養收」;冬天叫「養藏」。所謂「營」就是逆其根,罰其本、壞其真;所謂 「養」就是順,順養、順其性。

道家有一種說法我很認同,它說,人必須先愛自己,然後才能好好愛別人。現在,我們經常遭遇道德綁架,就像電影《非誠勿擾》里的情節:賣墓地的人先給你扣上「孝子」的帽子,這樣你就不得不把那塊墓地買下來,因為你是「孝子」啊!

現在很多患者對醫生也是這樣,他們先說你是醫生,是醫生就得有醫德,就要救死扶傷,就不能休息。之前我也有過被人堵在電梯門口,不讓回家的經歷。我確實是醫生,但我首先是一個人,人既得工作,也需要休息。工作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可能像機器一樣一直工作。我的工作是救死扶傷,但是不是普救眾生,我如果連自己的健康都保證不了,又拿什麼去治病救人呢?

所以,不管是誰,都要先愛惜自己,然後才能有能力去幫助和照顧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他人。因此,我們所講的營養,是先要順養,然後再去經營。

營養要以人本能的需要為基礎

我還想告訴大家,如果我們光知道順養,還是不夠的,因為動物也知道。道法自然,動物可以吃生肉,但我們不可以,我們會用火。用火是營,這種營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營。

因此,營養要注重以身體本能的需要為基礎,再加上後天的正確意識引導。而後天的正確意識引導,多從經典中來。

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是一根筋,很容易一條道走到黑。而營需要學習,養需要忘我。因此,我建議大家每天能站站樁、靜靜心,恢復一下本我,恢復一下本能,找回自己的感覺,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營和養的目的了。

喝水沒問題,可大量喝水就會「中毒」

我認為 , 中醫營養學的基本理念是「毒藥攻邪」。你可能會問,毒和葯有區別嗎?毒和葯是不一樣的,凡是把自己原本的性質加強、濃縮之後都會變成毒。

水很普通,可是大量喝冰水就相當於喝毒,因為它把自身的寒性加強了。喝水沒什麼問題,但是大量地喝水也會 「中毒」。這些都是把偏性做大、做強的結果(所謂強就是壓強大,本身不重,但它那個立足點很細小,壓強就會變大。所以壓力大、壓強大都叫毒)。同理,你偏愛某種東西,總吃某種東西,吃得太多,最後也可能會「中毒」。

什麼是葯?大家都聽說過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神農氏是什麼人?神農氏,即炎帝,是早於黃帝的一個部落首領。這是最早把人們從狩獵文明引向農耕文明的部落。神農將嘗過的植物分為有毒的、無毒的、可常吃的、不可常吃的類型。

可以經常吃的,我們稱之為「食」,可以短期之內服用的,我們稱之為「葯」。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三百六十五種葯,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可以久服,「 久服不傷人 」; 中品的葯,「 無毒有毒,斟酌其宜」,可以暫時吃一段時間;下品的葯,「多毒,不可久服」,病好了就立即停止。

葯、毒的東西偏性都比食物大,是可以用來攻病邪的,它們對人體的正作用大,副作用也大,當然也只能是暫時服用。

延伸閱讀:

心眼兒小,易得厭食症和貪食症

當人吃得太飽、吃膩了的時候,自然就會出現厭食的癥狀。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一是靜候食慾恢復;二是通過服藥來使食慾得到恢復,然後再接著吃。

在古羅馬時期,上層社會的人們過著一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午宴請,下午泡澡,讓食慾慢慢恢復,晚上再設宴。

那吃膩了怎麼辦呢?他們發明了一種催吐葯,吃完了吐,吐完了再接著吃。開始吐的是胃氣,後來吐的是心氣,心氣吐沒了,就得了厭食症。

現在很多女模特、女演員都患有厭食症,她們不是不想吃,而是已經吃不下了,一吃就吐。她們已經不是意識、行為上的問題了,而是情緒、感情上的問題,她們是傷著神了。

心是火,脾是土,火生土,沒有心氣哪有食慾?因此,厭食症的根源在於心氣內洞,或者叫心氣虛極了。

還有一種病叫貪食症,得這種病的患者其癥狀就是一直吃,不停地吃。

厭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抑鬱,而貪食症患者的表現是很狂躁。還有的人是 polarization( 兩極化 ) 的,今天抑鬱,明天狂躁;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在旁人看來很奇怪,很不能理解。

俗話說 :「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當人的心氣、心眼兒極度狹小的時候,他的情緒就容易出現這種變化,在中醫里稱為「癲狂」。

《黃帝內經·靈樞·癲狂》里指出,癲是指抑鬱狀態,狂是指狂躁狀態。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病,民間俗稱為「羊角風」,中醫里把它稱作「癇」,現代醫學上稱為「epilepsy( 癲癇 )」。

患有厭食症的人,不管你的飯菜做得多麼美味、多麼可口,他都不想吃。他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因為他心不在焉,沒神兒了。

而患有貪食症的人,不管什麼東西,只要你拿給他,他都會全部塞進去,而且還不停地吃,完全無法控制自己對食物的慾望。這是因為他心裡的火氣太盛,需要靠食物去壓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