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即興作詩,大臣們以為他要丟人,結局出乎眾人的意料
作為大明帝國的創建者,明太祖朱元璋有著太多太多的故事。畢竟作為一個開國皇帝,人們流傳最多的可能是他如何的驍勇善戰以及那些精彩刺激的大戰,而今天我們卻要給大家講一講這位「農民」皇帝的傳世作品。不同於大家以往對朱元璋的認知,朱元璋留下的詩詞作品非常之多,甚至出過一本詩集,其中不乏可以稱之為上品的佳作。也真是難為朱元璋了,身為一個「勞模」皇帝,不僅要勤勤懇懇的治國,還要抽出時間研究詩詞。
雖然朱元璋的一生大多數都在和戰爭打交道,但他流傳後世的作品數量卻不在少數,這主要得益於朱元璋心中那一股子不怕天不怕地的韌勁。在起兵反元後,朱元璋有一次喬裝打扮到一個寺廟留宿,廟裡的和尚害怕因為留宿他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煩,便反覆盤問他的身份。朱元璋被問煩了,便提筆寫了一首詩和尚一看,頓時被嚇到了,便不再盤問他了。這首詩就是《憤題和尚詰問》: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
只顧嘵嘵問姓名。
還有一次在朝堂之上,朱元璋詩興大發,非要寫一首詩。底下的大臣們雖然表面很迎合,但內心對這個農民出身的皇帝卻並不看好。朱元璋說出了第一句,大臣們默不出聲,不知道皇帝葫蘆里賣的什麼葯。朱元璋接著說出了第二句。這個時候大臣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因為前兩句太過平凡無奇,勉強才能算是一首詩。
當朱元璋說出第三、四句後,句大臣們都面面相覷,連忙跪下稱讚朱元璋作詩的水平之高。這首詩後兩句的磅礴之勢著實嚇壞了大臣們,以後再也不敢小看他的作詩水平。這首詩全文如下:
雞叫一聲撅一撅,
雞叫二聲撅二撅。
三聲四聲天下白,
褪盡殘星與曉月。
朱元璋這首詩的前兩句確實平淡無奇,但後兩句卻大氣磅礴,顯示出了他的帝皇之威,這是一首典型的「逆輓詩」。寫完平淡無奇的開頭後,便調轉筆鋒,續寫令人驚奇的詩句,達到石破天驚的效果。此類詩最出名的是鄭板橋的《詠雪詩》。朱元璋連「逆挽」這種高級的寫詩手法都會,看來他不僅是一個稱職的好皇帝,還是一個業餘的詩人啊。


TAG:歷史迷中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