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明日臘八,必吃「臘八粥」、腌「臘八蒜」,做好兩件事,來年少病痛!

明日臘八,必吃「臘八粥」、腌「臘八蒜」,做好兩件事,來年少病痛!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這首童謠太好聽,也記錄了傳統的年味,過年的習俗。

明日就是臘八節了,臘八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的由來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 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

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

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臘八必吃臘八粥

臘八粥在中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開始於宋代。

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臘八粥」的用料十分講究,粥料為:兩黃米(小米、黃米);兩白米(大米、江米);兩豆(紅小豆;綠豆);兩果仁(核桃仁、杏仁);兩乾果(小棗、葡萄乾);外加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紅糖、乳蕈(牛奶、香菇)等合水熬煮。

高手熬出的「臘八粥」不但好吃,而且好看,因此「臘八粥」又稱「七寶粥」,比作佛家七寶(金、銀、琉璃、琥珀、瑪瑙、珊瑚、珍珠)的混合體,非常形象。

這一傳統習俗延續至今,「臘八粥」這一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宗教儀式供品,逐漸演變成為尋常百姓家的食品。

用料又增加了多種,如桂圓、蓮子、百合、枸杞、冰糖、紫米、香米、薏仁米等。名稱也由原來的「七寶粥」變成了「八寶粥」。

臘八要腌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據說這臘八蒜還有些來頭,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近年關了,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

但是快要過年了,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總不能殺到人家家裡大喊:「欠債還錢」。於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了,一年的債務該清算清算了。

「蒜」「算」同音嘛。北京有句老話說:「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倒也算是難得的苦心。

教你腌制臘八蒜:

1、將容器洗凈晾乾,保證無油無水。

2、將蒜一粒粒剝皮,去膜,成白胖子。

3、將蒜放在無油無水的容器中,加入米醋,蓋好蓋子放陰涼處到除夕夜開蓋食用。

4、除夕那天開蓋的蒜。加上醋汁,汁變辣了,而蒜卻變得不辣了。

臘八時節,做好兩件事,年少病痛!

第一件:保暖防寒

中醫學認為,寒為冬季的主氣,臘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民間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之說,可見臘八時節的寒冷!

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所以,臘八時節要注意保暖防寒!

1、穿戴好,保暖防寒

臘八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穿戴好,避免風寒的侵襲,才能不感冒生病。

頭部保暖

中醫認為,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天氣寒冷的時候,如果頭部著涼,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的現象。

另外,頭部受到寒冷的刺激,會使血管收縮,容易誘發腦血管疾病,這對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群來說很危險。

所以,冬季外出盡量帶一頂帽子來保暖。

頸部保暖

即使身上穿的很保暖,如果頸部沒有護好,冷風還是很容易通過頸部把寒氣帶給身體,誘發咽喉發炎、嗓子疼等病症。

此外,頸部受寒還容易引起頸椎病。所以,冬季不要只注重身體的保暖,頸部的保暖也很重要。

冬季外出最好穿高領毛衣,或者給你自己系一條美美的圍巾吧。

2、泡泡腳、暖足部

人們常說「寒從腳起」,可見足部是很容易受寒的地方。

足部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因此最容易受寒。

而足部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的收縮,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所以,冬至時節後,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只有雙腳溫暖了,人體氣血流動才會順暢,抵抗力才會增強。

可以每晚睡前熱水泡泡腳,健康又長壽!

3、喝熱茶、暖身體

冬季,北方空氣寒冷,空氣濕度有所減少,皮膚、鼻、咽容易感覺乾燥,不少人會發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一系列惱人的癥狀開始時不時「騷擾」自己一番,並且使人容易上火,簡單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喝熱茶、暖身體,還能去火消炎、潤燥養生!

第二件:養腎防寒

《黃帝內經》中的一句格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天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所以,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注意休息勿過勞。

1、飲食,滋養腎臟

羊肉冬瓜湯,滋補腎臟

羊肉性熱、味甘,是適宜於冬季進補及補陽的佳品。祖國醫學認為,它能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是一種滋補強壯葯。

《本草從新》中說,它能「補虛勞,益氣力,壯陽道,開胃健力」。將羊肉煮熟,吃肉喝湯,溫中去寒、溫補氣血。

中醫認為,枸杞性味甘平,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現代醫學也證明,枸杞可以降低膽固醇、興奮大腦神經、增強免疫功能、抗衰老和美容等,對人體健康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韭菜炒小河蝦,補腎溫陽

韭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和葉等入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在中醫里,韭菜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起陽草」,可以補腎溫陽。小河蝦具有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的功效。

這兩者搭配營養豐富,口味鮮美,有抗衰老,補腎益陽、補鈣的功效。將這兩者搭配味道非常的不錯,即營養又下飯。

2、「五浴」養腎法

這裡的「浴」不是洗澡,而是用手摩擦足、腰、腹、耳、頭五個部位。

浴足: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溫水洗凈雙腳,端坐在床上。左手攀左大腳趾,右手小魚際搓左腳湧泉穴36次,然後左右手足交換,搓右腳湧泉穴36下。

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所謂「井」,有源頭的意思。所以浴足是從源頭上補腎,有益腎養陰、清心除煩、導熱下行的功效。

浴腰:雙手握拳,拳眼向內,置於腰帶以上,在後腰部位上下搓動36次。有溫腎壯腰、培源固本的功效。

浴腹:雙手平掌,置於小腹,來回搓動,左右各36下。有補腎壯陽,運脾導滯、減肥排便的功效。

浴耳:雙手置於耳前,來回搓動36下。腎開竅於耳,長期浴耳,有益腎填精、疏通全身氣血之功,可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此外,耳如同倒置胎兒,全身各部位都在耳部有反應點。所以浴耳不但能養腎,還能起到對全身按摩的作用。

浴頭:又稱「干梳頭」,雙手五指分開如梳子狀,置於前額髮際處,從前向後搓36下。可以起到祛風升清降濁、益腎清腦的作用。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