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從沒有哪個國家成功治理霧霾,英國只是撞上了大運

歷史上從沒有哪個國家成功治理霧霾,英國只是撞上了大運

直到20世紀最初那幾年,也就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一百多年以後,英國人才開始發現驅動蒸汽機的煤炭燃燒排放出來的煤煙與水汽化形成的霧不是同一種物質,並將其命名為「煙霧」(smog)。

在過去,人們常常將煤煙和水汽的混合物籠統地稱作霧。

在時人眼裡,城裡的霧與鄉村的霧是不同的。

鄉間的霧氣是危險的,動植物屍體腐敗產生無色有毒的瘴氣,會引發瘧疾。城市裡的霧氣是先進生產力的標誌,甚至具有預防污染的功能。煤煙被當做消毒劑,不僅被用來保存肉,還被用作對抗不潔空氣的一種熏蒸劑。1881年,倫敦市長曾表示,瘧疾曾在泰晤士河沿岸很常見,但在大工廠的煙囪豎起後,瘧疾就不再侵襲周邊的居民了。

患有呼吸疾病的人被建議避開鄉村,與室內植物保持安全的距離,甚至吸入煤煙來中和瘴氣。

霧甚至具有美學上的意義。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被霧遮蔽的景觀顯得神秘、莊嚴。印象派大師莫奈就曾頌揚霧的視覺效果,他指出,倫敦的霧可謂五光十色,「有黑色的霧、棕色的霧、黃色的霧、綠色的霧、紫色的霧」,用現代相機隨便一拍,估計就是一副印象派大作。他斷言,沒有了霧,倫敦將不再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1934年1月,林肯酒店(Fred Morley/Fox Photos / Getty Images

1873年,一場濃霧讓倫敦癱瘓,死亡率急劇增加41%。《柳葉刀》宣稱,死亡不是因為寒冷氣溫,而是濃霧中的化學物質引起的,霧氣中滿是「煙和污垢」。

人們對城市與鄉間霧氣的區別又有了新認識,鄉村裡的霧是灰色的,然而在倫敦,從郊區到市中心,物的顏色由深黃變成棕色,最後變成銹的黑色。人們發現,黃霧是煤炭的燃燒與自然的白色霧氣相混合的產物,所有燒煤的城市都多霧多黑暗。

倫敦400萬人,數不清的爐火把氧氣轉化成了二氧化碳,人們擔心快被二氧化碳弄窒息了,有人甚至聲稱因為二氧化碳過量,濃霧天氣里會感到疲倦和頭痛。

臭氧被認為是一種消毒劑,有人曾把存放了8年之久的裝有腐爛牛血的燒瓶暴露於臭氧中,結果作嘔的氣味消失了。但是,他們發現城市裡臭氧很少。日光也被當做一種消毒劑,有化學家聲稱,日光直射能給含有細菌的溶液完全消毒,但瀰漫著煙和多雲的天空卻抑制了這種效果。

過去人們常常把污染的空氣歸咎於瘴氣,警告呼吸疾病患者遠離鄉村,現在他們則認為,對肺結核、支氣管炎。肺炎患者來說,鄉間新鮮的空氣和日光是必要的。

毛姆的小說《The Pool》中,銀行家勞森就因為健康原因來到南太平洋小島上生活,與土著姑娘結婚,被戴了綠帽子以後溺死在水塘中。

1937年,倫敦白廳(Fred Morley/Fox Photos / Getty Images)

倫敦皮卡迪利廣場(Central Press/Hulton Archive / Getty)

英國人也不乏上綱上線的想像力。

他們認為,糟糕的空氣不僅對健康,還對人的道德和行為產生了影響。

鄉間常常被描述為秩序、傳統、穩定的地方,城市則被描述為混亂、無根、無法無天的地方。

富人可以離開骯髒的城市,逆風遷徙,把家安在美麗的鄉村,窮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年復一年地呼吸那令人窒息、瀰漫著煙的空氣。

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遮天蔽日的煙雲的存在不僅製造了道德罪惡,還造成窮人在人種上的退化,他們身體萎縮,變成了殘忍的、沒有道德感的動物。與此相反的是,代表人類高尚品質的運動員、旅行家、探險家無一居住在城市的擁擠小巷裡。

1935年,煙霧中的泰晤士河、大本鐘、威斯敏斯特宮 (Photo: Mirrorpix)

1947年,謝菲爾德工廠的冷卻塔和煙囪在排放煙霧(Photo: Mirrorpix)

英國全國煙減排協會1882年便成立,但真正對煙減排有巨大強制力的《潔凈空氣法案》直到1956年才出台。

煤煙減排背後有太過複雜的政治博弈,工業支持者認為工廠和潔凈空氣是不可兼得的,一個沒有煤煙的城市也將是一個沒有工作的城市。

1937年切爾西在主場迎戰查爾頓,據說當天出現了30年來最嚴重的大霧,比賽進行到一個小時後,場上球員甚至看不到彼此了,裁判只好提前終止比賽。

巴特拉姆在球場上

球員們紛紛返回更衣室沐浴,以洗去頭髮里、身上,以及鼻孔里的煤灰,這時查爾頓球員們發現門將巴特拉姆不見了。原來他們立場時並沒有通知巴特拉姆,巴特拉姆根本沒看到隊友們離場,以為比賽還在進行中,對著漫天大霧又堅守了15分鐘,還以為隊友們一直壓著切爾西圍攻。

二戰時,由於擔心空襲,煤煙被當做英國城市的一道煙幕,受到鼓勵。有些地方甚至蓄意製造煙霧,以遮蔽城市和工廠,簡直與局座霧霾防激光武器的理論如出一轍。

1962年12月5日,霧氣中的倫敦 (Photo: Mirrorpix)

1965年12月7日,披頭士在曼徹斯特表演前戴著口罩 (Photo: Mirrorpix)

1952年12月5日,倫敦災難性的一天到來。濃霧遮蔽了倫敦,能見度幾乎為零,測量空氣質量的儀器爆表了,一周內至少四五千人死亡。隨後的幾個月里,可能還有幾千人因此死亡。

次日,倫敦5場足球比賽因「完全黑暗」取消,溫布利球場30年來首次關閉。一家劇院里霧氣太濃了,《茶花女》首演後,劇院向每個觀眾退還了票款。

那場大霧毒性有多強呢?一位35歲、身體健壯的倫敦警察在大霧中暈倒了,被送到醫院後及時吸氧並接受休克治療,他才撿回一條命。

1953年1月,倫敦口罩攤圍滿了顧客 (Photo: Mirrorpix)

1953年10月,一位倫敦醫生髮明的防煙口罩 (Photo: Mirrorpix)

1956年,《潔凈空氣法案》出台,政府要求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停止使用煤炭,以無煙煤、煤氣、焦炭作為替代品。但作為替代品的煤氣、焦炭,均來自煤炭,生產時依然會產生污染。

況且,熊熊燃燒的火爐總是與某種懷舊情緒聯繫在一起,有人說,坐在一堆煤火燃燒的火爐前,就像觀看海浪在海岸上碎裂,誰願意坐下來觀看電散熱器和煤氣火呢?

1962年10月,戴著口罩的倫敦警察 (Photo: Mirrorpix)

1965年,英國在北海發現了天然氣,短短几年內潔凈的天然氣就在全國推廣普及。到了1970年代,英國已擺脫了煤煙。

若沒有北海油氣的發現,這一切根本不敢想像。

這個時候,英國的工業優勢已經變成一種正在消逝的記憶,煤煙已經失去了它剩餘的與製造業繁榮的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東野語 的精彩文章:

TAG:齊東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