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短命的朝代,卻挽救了整個漢族

最短命的朝代,卻挽救了整個漢族

五胡之亂

西晉末年,塞外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亂」對中原地帶的漢族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堂堂大漢民族在這期間幾近亡國滅種,也使得他們不得不「衣冠南渡」,逃離原本的家園,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遷徙。它們不事農業生產,將中原人當做「兩腳羊」吞食。

八王之亂

西晉的「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史載「至於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大疾疫,兼以饑饉」,「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五胡

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事實上西晉時期,胡人已經遍布北方各地,關中地區尤其眾多。當時人江統在其著名的《徙戎論》中驚呼,「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五胡亂華之前,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很多地方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占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漢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先先後後這些民族一共建立了十幾個政權。

據記載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後,要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如此慘烈的世態下,後趙的一個新星升起了——冉閔,他先是跟隨後趙武帝石虎攻邾城,打梁犢。而後自立門戶屠胡滅石,建立十六國之一的冉魏國。他《殺胡令》,以一國之力驅除百萬胡人,無數原本屠刀砍向漢人的胡人屍首永遠留在了中原大地,盡顯漢族雄風,威懾五胡,莫敢動彈。冉閔成為了把漢族從滅族之災中拯救回來的民族英雄,自此稱頌萬世,芳名百代。可是,這段歷史一直以來便爭議不斷,證據矛盾,後世流言,讓武悼天王-冉閔成為了最受爭議的一個「民族英雄」,其幾乎讓漢族起死回生的功勞,名氣卻依舊比不過岳飛、林則徐、文天祥等人。

冉閔建立的冉魏國雖然只存在了兩年(350年-352年),但是其以一己之力,驅逐胡虜,使漢人免遭滅族之災,堪稱千古一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論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臨死前最後悔的幾件事,若是沒有發生,三國早就統一了

TAG:煮酒論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