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痛」的領悟——痛經必知兩三事
正確認識痛經!
坐穩了沒?要開車了哦
學醫之後,經常會有好友詢問小編我:痛經怎麼辦?有沒有什麼方法減輕痛經?
小編有一個室友,每值經期來時,必癱卧在床,時嘔吐,小編見景,著實在心裡為她捏了一把汗。小編認為,相比治療而言,如何正確的辨證分型才是解決痛經的關鍵,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學習一下痛經的病因病機~
GIF
景岳
全書
《景岳全書·婦人規》載:「經行腹痛,證有虛實。實者或因寒滯,或因血滯,或因氣滯,或因熱滯;虛者有因血虛,有因氣虛。然實痛者,多痛於未行之前,經通而痛自減;虛痛者,於既行之後,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為虛,拒按、拒揉者為實。」痛經的主要病機在於邪氣內伏或精血素虧,更值經期前後沖任二脈氣血的生理變化急驟,導致胞宮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或沖任、胞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因此導致痛經。
痛經的辨證:
一般而言,痛在小腹正中多為胞宮瘀滯,痛在少腹一側或兩側,病多在肝,痛連腰骶病多在腎。經前或經行之初疼痛者多屬實,月經將凈或經後疼痛者多屬虛。絞痛、冷痛,得熱痛減多屬寒;灼痛,得痛熱劇多屬熱。脹甚於痛,時痛時止多屬氣滯;痛甚於脹,持續作痛多屬血瘀。
痛經的治療,以調理沖任氣血為主,經期調血止痛以治標,平時應辨證求因以治本。根據其病因病機,可將其分為五型:
一、腎氣虧損型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伴腰骶酸痛,月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面色晦暗,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
方葯舉例:調肝湯
二、氣血虛弱型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頭暈心悸,失眠多夢,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弱。
方葯舉例:黃芪建中湯
三、氣滯血瘀型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經行不暢,經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胸脅、乳房脹痛,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澀。
方葯舉例:膈下逐瘀湯
四、寒凝血瘀型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痛減,或周期後延,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
方葯舉例:溫經湯
五、濕熱蘊結型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灼痛拒按,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痛,至經前疼痛加劇,經量多或經期長,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平素帶下量多,黃稠臭穢,或伴低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方葯舉例:清熱調血湯
溫馨提示: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兒了,希望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哦!
文/編輯 李楊(圖片來源網路)


TAG: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