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淡的生活中,咀嚼出力量
平淡的日子裡
如果你細細咀嚼
你會發現很多瞬間能夠給予自己力量
藉此力量
繼續篤定的走下去
一趟生命旅程
就是一場不斷自我賦能的過程

Your Eyes
Sea
Andrew Jasinski
00:00/00:00
讓心,在陽光下學會舞蹈
讓靈魂,在痛苦中學會微笑
— the dances you"ve already had —
流浪漢的快樂
2017·12·28
此刻坐在德克士里咧嘴笑的有兩個人
一個是坐在我旁邊的穿著棕色皮衣
滿臉鬍鬚,頭髮、牙齒參差不齊的流浪漢
另一個是我
我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如此的開心
從我進來一直在笑,那種臉上開花的笑
也許只是單純的笑,並無緣由
這讓我對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頻頻扭頭看他,總能目光交匯
他總會回報一個更大的微笑給我
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他
我想除了資本家以外,沒有人認可:
一定擁有很多的東西才能變得快樂
如果此刻的我同樣衣衫襤褸的坐在這裡傻笑
哪怕我真的不存在精神上的問題
但是看到的人
也會自然而然認為我是一個
傻子或瘋子或精神病!
我們就是如此被自己所認同的一切
禁錮而不自知
以至於時間久了
反而覺得這個世界本該如此
於是努力的不斷的加固著拴著自己的鐵鏈
除我們之外的其他人
衣著光鮮亮麗,精緻的妝容,鋥光瓦亮的皮鞋
侃侃談政治,老公,車子,房子,教育……
一臉的凝重,緊張,抑或麻木的呆坐
到底是我們把簡單的生活複雜化了
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生活還可以怎樣?
昨日去理髮店把頭髮又剪短了些
看著更精神了
但是當初減掉長發是為了斷除對長發的執著
可是我發現我又陷入了對短髮的執著
這兩種並無什麼區別
當我看著理髮師一剪一剪的時候
我在想:人的執著真是可怕啊!
執著看書的
不一定比執著玩王者榮耀的更高級
執著慈善的
也不一定比執著菜市場斤斤計較的人善良
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看哪一種更符合大眾的價值觀而已
最後
如果發現
我們尋尋覓覓的幸福快樂泰然解脫
放下執著便可得到
那麼
也許我會去嘗試一下
當一個流浪漢
一隻自由行走的貓咪
2018·1·10
一個月前,收養了園裡一隻流浪貓。剛開始還在想每天該如何讓它在小屋裡呆著不悶得慌,後來經歷了它的短暫的一次出走之後,我便決定放養她了。
家裡的吃的和喝的隨時備好,什麼時候她想回來了,就回來,想出去就讓她出去。
從那以後,我們似乎形成了某種默契。
每次我下班回來不久,就會聽見她叫門的聲音,我打開門,她妞妞屁股就去自己的老地方吃飽喝足,然後跳上我給她專門鋪的一塊地方打起呼嚕來,一晚上也是安安靜靜,有時候的第二天我去上班她還睡著不醒。
但是由於中間時間比較久,就先讓她出去溜達了。
就這樣
一隻同時上班下班的貓咪
一隻安安靜靜參與著我的生活的貓咪
我們彼此在彼此的生活里
有所融合但又互不干涉彼此的自由
偶爾她開心的時候
會逗我玩一玩
我也會在她還沒睡著的時候給她擼擼毛
我們很享受這個已經去建立起來的信任和簡單的秩序
養一隻貓咪是這樣的
如果養一個娃
希望也能如此
沒有一個生命的存在應當被看成附屬品
都是獨立而完成的存在
如他所是,如自所是。
流感抗戰的日子
2018·1·17
前些日子剛剛和流感一戰結束,沒吃藥,沒去醫院,全憑意念打贏了這場為期七天的病毒戰。
戰後還頗為自己內在的小戰士感到欣喜。沒想到間隔兩周,二戰再度來臨。
這一戰來的更是氣勢洶洶。
剛才開始的咳嗽,逐漸演化為發燒,一個在此之前還沒體會過發燒是神馬滋味的妹紙,算是真真切切的經歷了一把。
我知道這是體內小戰士調動全身的能量開始對戰病毒軍了。雖然身體卻很難受,分分鐘感覺自己要倒在地上的感覺,但是內心依然堅信很快就會過去的。
第二天,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渾身酸痛,大腦也有些迷迷糊糊了,於是請了兩天假在家專心抗戰。
從來沒覺得時間變得這麼慢過。一個晚上會被咳醒好幾次,每次看錶,時間也就過去幾十分鐘罷。
給自己燒了一壺熱水,像飲水機一樣一杯一杯喝下去,然後又一次一次的上廁所。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
最後滿眼淚水的躺在床上對著天花板發獃。
心裡想著,如果今天晚上我掛在了這個小屋裡,估計也沒人知道吧。
無獨有偶,順手拿起手機看到一篇孤寡老人死在房間兩個月才被人發現的文章,一邊為這個老人默默的祈禱著,一邊為自己也祈禱著。
記得是凌晨兩點,我默念著心經,睡著了。
再次轉眼,天還沒亮,感覺渾身上下都在往出冒汗,摸了摸枕頭,不知道是被淚水打濕還是汗水。貓咪要外出覓食,我披著被子去給她開了門後,自己繼續鑽回床上。
床頭放了我最需要的三樣東西,垃圾桶,衛生紙和水。每次咳嗽都感覺要把五臟六腑吐出來的感覺。所以放個垃圾桶以防萬一。
這應該是來北京最嚴重的一次生病了吧。
一個朋友聽到我請假在家,很擔心,問我多次要地址送葯。我都婉拒了,一來我不想吃藥,二來,我也不想麻煩別人。
都說人在生病的時候心裡是最渴望關懷和陪伴的,可是為什麼我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渴望,甚至不願意告訴太多朋友,免得他們擔心。
也許是內在那個信念在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
越來越發覺,當內心不再希求來自外界的安全感的時候,是真正獲得自由的時候。
這個時候,所有的接納,給予,和愛都不在有前提條件,而是任何語境下都可以發生,任何人都可以成立。
這應該是這一年來
呆在床上時間最久的一次
17個小時
其中經歷各種冷熱交替,癥狀切換
中午十二點爬起來
看到鏡子中的自己
眼睛腫的沒了雙眼皮
頭髮各種亂炸
皮膚暗黃
居然莫名其妙的笑了[捂臉]
估計是沒見過自己丑的如此有趣吧
一直以來像個鐵人一樣
為了心中所願
不停的做著什麼
當有一天變成了玻璃人
那麼也請真誠的擁抱這個自己
該睡睡(總是醒來)
該吃吃(沒啥胃口)
該玩玩(只能發獃)
沒了什麼時間概念
好在貓咪一直在腳邊
陪我一起
她比我自在
餓了起來吃點東西喝點水
換個姿勢繼續做夢
我呢
也學學她
只不過我的夢
只能醒著去做
不喜歡吃藥
但是能接受用食材來調理自己
之前的梨湯木管用
今天試試蘿蔔+雪梨+蜂蜜
對治癒不抱太大希望
但煮出來喝一下也是極好的
今天同事還感嘆說
「你身邊需要一個人來照顧你」
正在洗碗的我說
「我可以寄幾照顧寄幾」
同事笑了
「你這麼一說就完了……」[捂臉]
不是在故作堅強
而是此刻沒覺得自己已經到了
需要被照顧的時候
也沒有覺得病重的自己內心多需要關懷
自怨自艾自憐
是蠻浪費生命的事
還不如認認真真和自己
走過這個並不舒服
但是真實的階段
以夢為馬,馳騁生命
2018·1·20
昨天晚上螢火微光線下分享會結束,已經晚上九點多了。
裹緊大衣,背著裝了十幾本書的大書包,吹著北京特有的帶點霾味的冷風,走到了家中。
雖然這個學習團隊平時能夠聚起來的機會並不多,因為大家實在太忙了,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還有各種例會,各種活動……芭學園的老師是我見過的最拼幼師,沒有之一!
而這次的聚會,對我來說有了特別的意義。
突然發現,一旦某一個事情被貼上第一次或者最後一次的標籤,都會變得特別起來。
這次我們沒有談學習的內容,單純從聊聊自己的初心。驚訝的發現,但凡來到這裡的,無不懷著一顆對於教育的希望和熱忱之心。
那時候的自己,覺得在中國,只有芭學園能夠容得下我的夢想生存。大家也是如此。
但是真正來到這裡之後,我們收穫的,往往比當時來的時候想要獲得的更多!
有人在這裡找到了自己
有人在這裡修復了自己的親密關係
有人從自卑走向自信
有人滋養了自己的夢想
而我在這裡成長的,一兩句已經無法說清楚!因為發現自己每隔幾個月都會有一次內在實質的改變~讓我在這三年里,不知道蛻下了多少層生命的負累!
如今得以自在,我真的很感恩這裡的每一個人!
回到家中,和閨蜜聊了一會,她便沉沉睡去。因為咳嗽,我幾乎一夜都是醒著的,很想睡著,但是又被咳醒~
恍惚間,我記得夢裡坐在角落裡流淚的我,因何事而哭早已忘記,早起眼角都是厚厚的淚枷~
現在的自己很少因為內心覺得受傷而流淚,但是極易因為感動或者愛而流淚。
也許是提高了自己承受被傷害的能力,但是降低了自己感受幸福的點,一點點小的被照顧,被關心,被溫暖都會讓我心裡幸福的不得了~
今天雖是周末,但任務艱巨,因為要燒腦洞寫出10節課~坐在咖啡館裡,吭哧吭哧,一邊寫一邊查資料,三個小時過去,終於寫了七節課,看完了兩本書,結果電腦突然故障~
像上次寫小說般突然沒了反應,這次沒有那麼淡定,因為對我來說寫課比寫小說困難多了~
當我皺著眉頭,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抱著重新寫的心態,重啟電腦。但是這次幸運一些,寫的東西沒有全部丟失。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去期待什麼,反而是生活中最抗壓的一種心態。一旦有了期望值,痛苦便隨之而來~
等到全部搞定,窗外由日光變燈光。
按摩了下頭部~緩解一下剛才的燒腦。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加油吧~
這條路很苦,但是值得去走下!
你有多久沒有穿破一雙鞋了
2018·1·18
今晚是最後一次廣論的分享活動,在搖曳燭光和直暖人心的讚頌中開啟,又在滿懷愛意的傳燈和彼此的分享中走向高潮,最後在彼此間流動的感恩中結束。
已經說不清在學習的這段時間裡,
自己內在已經發生過多少次實質性的改變,
但是透由現在的自己
回看曾經的自己,滿滿的,只有感恩
而廣論這部生命之書,此生偌大的幸運可以遇到,但真正深入它,學習它,最後踐行它,也許還需要多來人間幾次才行。
我願勇悍發心,此生絕不放棄!
回到家中,已是九點。生病幾天沒怎麼照顧家,正好今天感覺好些,準備開始整理屋子。
突然想到有兩件衣服已經被自己穿破~
索性拿出針線盒,隨著輕柔的音樂
開始縫縫補補起來。
一針一線,都是一種享受,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外婆在煤油燈下給自己縫補衣服的感覺。
還有一雙被我穿的磨破了洞的皮鞋,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去修補它,等哪天找修鞋匠試試吧。
於我而言,不是生活拮据到一定要穿縫補的衣服鞋子,而是他們尚未到需要替換的時間。
現在的物質真的太容易獲得,也過於豐富了,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自己其實真正需要的並不多。
我也並沒有做到什麼清心寡欲或者無欲無求,但我在努力做到「欲而不貪」,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自己需要多少。
物質生活方面可以過的盡量素簡一些,素簡也可以很有品質和精緻。
但是精神部分,我希望自己儘可能的富足與自由。
這兩者不可分割,又互相影響。
騰出來多餘欲求的心靈空間,我可以更自由,也可以放得下我養的胖胖的那個精神的小人。
這個夜裡,睡前不妨問問自己:
你有多久沒有穿破過一雙鞋了?


TAG:安住於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