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臘月初八,恭迎佛陀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臘月初八,恭迎佛陀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2018年1月24日

農曆臘月初八

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

也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

這一天在佛教中也被

稱為「法寶節」或「感恩節」

在釋迦牟尼佛成道吉日暨傳統臘八節到來之際,願大家廣發善心,廣行善業,廣做功德。以感恩之情,感恩佛陀的出世,讓芸芸眾生有所依怙,讓我們有幸得聞佛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了解六道輪迴,從此不再迷茫顛倒,祈願佛力加持,一切眾生消災延壽、離苦得樂;吉祥如意、善願成就!祈願世間清凈和平、風調雨順、無有災厄!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關於釋迦牟尼成道日期,各部經論說法具體時間頗有不同。《長阿含經》《因果經》作二月八日,《佛說灌佛經》《方等般泥洹經》作四月八日,《大唐西域記》作三月八日或三月十五日,《俱舍論疏》《佛祖統紀》皆取二月八日之說。宋代高僧贊寧撰《大宋僧史略》亦主二月八日,謂臘月乃周曆二月,因周曆以建子立正,周曆二月即夏曆十二月。中國佛教徒依禪宗習慣,於陰曆十二月八日,以米與果物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後演變為民間習俗。《敕修百丈清規》記載:「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伸供養。」

臘月初八為何要喝「臘八粥」?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毅然捨棄王位,出家修道,曾到伽耶城南優婁頻羅村的苦行林,修習苦行。經過六年苦修,經常是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釋迦牟尼認識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脫的正確道路,決定放棄苦行,另闢蹊徑。

後來接受了牧女乳糜粥供養,才恢復體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終於在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開悟證道,成就正等正覺。佛教傳入我國後,臘八施粥,效法牧女施粥供佛,並普度眾生的習俗也流傳開來。每逢臘月初八,各寺院都會舉行隆重的臘八節,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並煮香粥,普施各方。

從先秦起,臘月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日子。到南北朝時,由於佛教在中原盛傳,受佛教的影響,「臘祭」才固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既是佛教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紀念佛祖成道,各地寺院在臘八當天,用米、豆等穀物和棗、栗、蓮子等乾果煮粥供佛。後來,為了回報和感恩信眾與施主們的供養,僧人們開始在臘八這一天向人們饋贈臘八粥。此風氣漸漸廣傳民間,相延至今,一般人也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成為中國民間風俗之一。

佛陀成道的那一刻,他覺悟到的是什麼呢?

據佛經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原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無明煩惱障蔽了佛性。

因此,一念迷即佛是凡夫,一念悟即凡夫是佛。

迷悟在於一念,一念在於當下。

在成道後的四十五年間,釋迦牟尼奔走於恆河兩岸,宣講自己的學說,吸收信徒,組織僧團,創立佛教。

臘八佛成道 佛恩難以報!希望大家能夠發心感念佛陀恩德,學習佛陀為求正道的的深宏誓願,自覺覺他,慈悲喜舍,一善百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語禪心 的精彩文章:

印廣法師:中陰身的各種情況

TAG:法語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