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小孩推拿前家長必看_記走訪小兒推拿工作室的一天

給小孩推拿前家長必看_記走訪小兒推拿工作室的一天

網記尋訪民間特有專長名師——

走訪小兒推拿工作室的一天

筆者走入這家位於城南區一小區的小兒推拿店,此起彼伏的嬰兒哭聲撲面傳來,細聽哭聲里有大孩童的玩玩具聲,小嬰兒的嚶嚀,其間夾雜著大人的安撫聲,逗笑聲。有的孩子剛來,正在排隊等候,因為不適哭鬧,有的孩子按摩接近尾聲,漸漸煩躁不耐,哭聲漸起。你方哭罷我登場,好不熱鬧。也有的孩子,被摸的舒服,眯縫著眼自己樂,還有的,索性舒服得睡著了。這樣悲喜交加的場面,大概就是小兒推拿店的日常。

推拿師李弘正在給孩子推拿,嘴上逗著孩子,手上功夫一刻也不停,一心二用真正運用得靈活自如。細看他們就是摸摸手,搓搓臉,手下的孩子漸漸安分下來,也許是很享受這種撫觸感吧。

對於小孩的治病法則,幾乎是沒有爭議的,能吃藥就不打針,能不吃藥就不吃藥,小兒推拿這種綠色療法,越來越受到家長認同。

推拿師李弘從山東青島盲校派,這個派系的特點就是取穴精準、操作時間短,推拿操作一次只需20-25分鐘。推拿師李弘介紹:「小兒百脈朝雙掌,雙掌藏百葯。」例如常見的小孩夜啼不安、吃不香、不長個、感冒、發燒、流涕等問題,都可以通過雙手操作解決。即使應對發燒這種緊急情況,推拿師通過手法,取小孩退熱的穴位,通過振發其自身陽氣,使氣血運行起來,打開閉塞的毛孔,就會把病氣往外推,然後出汗達到降溫的效果,一般在45分鐘到兩小時體溫就會降下來。

現在網上很些媒體斷章取義,只看表面沒深入了解,就用以某某醫院的西醫主任的說法,否認小兒推拿的功效。推拿師說小兒推拿並不是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包治百病,但它源自中醫一脈,推拿師是需要有比較好的中醫基礎功底才能進行辨症取穴,其推拿處方功效是通過中醫辨症後組成按摩處方,合理搭配的各個經絡穴位,來調理人體氣血,調理脾胃,有的組合方清熱解表,有的組合方溫中散寒等……不同的按摩處方針對不同的癥狀,按摩疏通腸胃積食,激發人體自愈能力發揮更大的作用。像一些小兒的常見的非細菌支原體感染的風寒感冒、咳嗽、脾胃虛弱、飲食不當積食、腹泄、便秘、虛汗盜汗、等都是可以調理好的。這些癥狀90%都沒有必要過多的吃藥甚至輸液、用抗生素等。

按摩師通常會在孩子發燒24小時後建議家長做血常規化驗,確認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細菌感染,則需要配合用藥治療。

另一種小孩最常見的病症就是咳嗽,推拿是通過手法把痰排出來。咳嗽一般分為乾咳和痰咳,乾咳治療時間周期較長,需要將之轉化為痰咳。到了痰咳階段,就只需要排痰了。

痰咳分三個時期:

滯痰期:痰滯留在肺里;表現有乾咳,咳聲較深.

動痰期:通過兩到三天的推拿,痰動起來了,呼吸時喉嚨會有呼嚕聲;

脫痰期:到第四、第五天,痰慢慢排乾淨就可以了。

而最後的階段:小孩或許會有晨起咳的現象,可以停止治療,或再配合後期的調理脾胃保健按摩 。只需飲食控制下就可以了。推拿師李弘介紹:「孩子到了脫痰期,給他多喝水,讓他趴著,用空心掌拍後背,把痰拍出來。實在吐不出,可以用棉簽壓舌頭,讓他嘔出來,即使吞咽下去,也是轉入消化道,會隨著大便排出來,如果大便有粘狀物,那就是痰。」

推拿師對家長們一再強調「孩子三分靠調七分靠養」,治療的功效僅佔三成,飲食習慣佔到七成。養護的實際要求令很多家長難以接受。他們建議孩子生病期間杜絕葷腥,少吃水果,多吃五穀蔬菜。這與傳統育兒觀念有很大衝突。傳統觀念里,家長普遍認為,孩子生病了,身體更需要補充營養。《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有營養),五果為助(助力),五畜為益(增益),五菜為充(補充)。因此,推拿師建議,孩子生病期間多喝粥,吃麵條、蔬菜,有助於清理脾胃,加速恢復,而脾胃最忌諱生冷,水果就是生冷的。推拿師李弘一周只給女兒吃兩到三次葷,「我從事這個行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女兒,八歲了,這幾年從來沒進過醫院也沒吃過葯。」他對此十分得意。

推拿師李弘詳細解釋了葷食與生病之間的關係。「素食一般在2-3小時內消化,而葷食代謝需要5-6小時,葷食沒消化完堆積在腸道里就會發熱,導致陽氣過盛,氣往上走,肺胃之熱衝到咽喉,就會咳嗽,上到鼻子就成了鼻炎。這些癥狀的誘發因素都是因為積食,在孩子生病之前,都會有種種癥狀,睡覺不安、大便乾燥、情緒激動、眼屎多、愛打赤腳等等,而這個時候家長往往不會聯繫到生病這件事上來。」

筆者回家後,遵循推拿師的建議,對咳嗽兩個月的孩子嚴格執行素食餵養,一周左右,孩子就有了明顯變化,咳嗽減少了,大便通暢了,舌苔變淡了,不打赤腳了,連情緒都平和了許多。推拿師李弘做了個形象的比喻,絕大部分孩子脾胃都是虛弱的,脾胃的關係就好比小馬拉大車,胃撐的飽飽的,脾運化不了,堆積在體內,所以現在濕疹孩子那麼多。他建議小孩餵養方式應該堅持多吃素少吃葷 ,即使吃葷食也盡量安排在中午,有利於消化,而且注意口味清淡。從清淡飲食著手,即使孩子短時間內會消瘦,也能為將來茁壯成長打下良好的脾胃基礎,孩子氣機調暢,才會不生病,從而達到營養平衡。推拿師李弘還介紹,多吃黃色食物,如小米、南瓜、紅薯、大米可以健脾胃。蘿蔔水有降氣化積的作用,可以常喝。

註:由於傳承局限、接待能力等種種原因,許多能人高手,或許偏居一隅小店,或許埋首於大機構日常繁瑣工作。我們尋訪到的代表人物,只是這個行業的冰山一角,高手在民間,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能人,歡迎分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北京中醫院兒科主任告訴寶媽孩子容易得哪些疾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