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來源中國軍網

「新時代·新夢想」

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

去黃山腳下領略「知青小鎮」徽州之美

中國軍網記者 李煊

安徽黃山市譚家橋鎮西潭村一角。

1月20日,「新時代·新夢想」全國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安徽站)一行人來到黃山市譚家橋鎮西潭村,尋找記憶中的徽州。

「1965年,這裡有10萬畝地是上海市政府管轄,當時有一萬名知青在這裡上山下鄉,著名作家王小鷹曾是知青大軍中的一員。」聽著東黃山度假區酒店副總程晨的介紹,記者走在街上,歷史的厚重感迎面而來,當初由上海市修建的充滿時代標誌的公交大樓、老式汽修廠等依然坐落在馬路兩側。彼時,這個小鎮曾號稱安徽的「小上海」,因有正宗的上海貨,當地人電視機、洗衣機等大件的東西都來這裡採購。

走進新時代,遍地花燦爛。「知青小鎮」煥發新顏的同時,黃山市在全省率先啟動特色小鎮建設,聚焦旅遊休閑、文化創意、攝影寫生、健康養生、戶外運動、信息經濟、金融服務等產業,目的在於培育一批在全國乃至世界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小鎮,打造一批世界遺產小鎮、國際旅遊小鎮、中國休閑運動小鎮、安徽文創養生第一鎮,打造集休閑度假、旅居、運動、養生於一體的知名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知青小鎮」也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東黃山國際小鎮。

「『精品農業+海派旅居"東黃山光明知青小鎮精品農業主要打造示範農場、現代農園、智慧農貿三大塊,規劃建設黃山花谷、東黃山農產品展貿平台、民宿項目等,海派旅居主要打造觀光旅遊、度假旅居、特色服務三大板塊,重點項目包括城堡酒店、康復療養中心項目、溫莎羅曼攝影婚慶基地、北影學生動畫影視實習基地等。小鎮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約950畝,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1.2億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資7600萬元。未來三年計劃投資3.8億元。」程晨向大家介紹。

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鄉村面貌日新月異,譚家橋人積極作為,在結合當地村莊特色資源的基礎上,不搞大拆大建,以改善農民出行、居住的環境為出發點把村莊進行美化、綠化、亮化,形成了現在的東黃山國際小鎮,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玩,既改善了生活環境,又提高了經濟收入,一位年邁的老大爺跟記者講到:「村子裡原來都是些彎彎曲曲的巷子,路不好走,特別是陰雨天和夜晚,總怕跌倒。現在路邊有了太陽能路燈,搞得蠻好的,就是走夜路也不怕了。環境好了,我們心情也好了,挺滿足的。」譚家橋人的生活就像初升的太陽,充滿了希望。

2016年,黃山市啟動了特色小鎮建設,整體規劃3.15平方公里,在譚家橋鎮著重打造以知青文化為主,結合徽州文化特色,以茶葉為農業支柱產業,採取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農旅雙鏈」模式。

如今,黃山市首批12個特色小鎮產業定位明確、清晰,記者通過對黃山市部分特色小鎮的走訪發現,這些小鎮已然遠離城市喧囂,與鄉野風光融會貫通,很好地凸顯了「夢幻黃山 禮儀徽州」的城市理念。山巒重疊,生態絕佳,來到在這裡,能讓一顆嘈雜的心變得寧靜,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銹跡斑斑的舊火車。

鄉村建設前後對比圖。

雨中鄉村小景。

徽式建築。

淳樸善良的西潭村民。

小院里種滿了蔬菜。

攝影婚慶基地。

原茶林場小學標誌。

西潭村側的箬嶺古道。(資料圖)

西潭古民居。(資料圖)

西潭俯瞰圖。(資料圖)

西潭花海。(資料圖)

西潭美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服氣!這組「麻辣女兵」變形計夠辣!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