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朝的霸權旁落與九尾狐有什麼關係?

夏朝的霸權旁落與九尾狐有什麼關係?

我們接下來重點講述的時代是商朝,商族的祖先,就是上一篇中簡狄吞下鳥蛋所生下的兒子契。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神秘且特殊的時期,說它神秘,是因為商朝形成得很早,並且被種種神話傳說所籠罩;但商朝又留下了大量的考古證據,讓我們可以辨析其中的真偽,不至於像虛無縹緲的荷馬史詩和某經那樣幾乎沒什麼考古證據;說他特殊,因為商朝是中國歷史上幾乎唯一一個商業文明佔據主導地位的時期,在中國漫長的文明史中尤其顯得突出。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有搞清楚商朝的發展歷程,才能找到揭開中國歷史脈絡謎團的鑰匙。

要想更好地理解商族的發展歷程,有必要對當時的社會環境做一下簡單的交代,也就是商族發展壯大過程中的夏朝。

與後世的大一統國家不同,在夏商的時代,東亞地區還是成百上千個部落民族共存,跟地中海文明那種諸多民族共存的情況差別不大,可能本質差異就是一個是表意文字,以及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礎上,鬆散的諸部落聯盟的政治形式;一個是表音文字,以及建立在表音文字基礎上的城邦。

前文已經說過,這兩種分野的根源,可能是華夏地區缺乏貴金屬貨幣,不得不建立較少依賴貨幣的、基於契約的信用貿易體系。堯舜禹時期的部落大會,各部落的利益訴求,主要是在大會期間自然形成的市場上,彼此進行商品交換。

商品交換帶來的利益,促進了社會分工,生產率的提升,並且使得大家都希望秩序穩定化,交易常態化。

這很容易理解。對於畜牧為主的群體來說,因為戰爭一段時間不能交易還能忍受,大不了拿羊肉對付著,就是容易上火;但是以製造陶器為主的群體來說,那可就要命了,餓了不能啃陶罐啊!

夏商的天子本質是一種霸權,但霸權可以帶來國際秩序;而國際秩序的作用是產生穩定的交易市場。從堯舜到夏商,本質是自由貿易秩序的建立,以及東亞經濟一體化範圍的擴散以及向縱深發展。

正如十九世紀的世界,雖然大英帝國大施霸權主義,各種齷齪事幹了不少,但是大英帝國捍衛自由貿易秩序,總體來說還是增進了全球總體利益,因此「不列顛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還是穩定運行了一段時間,總比一言不合就飆車,哦不,是開戰要強。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夏商時期的東亞地區,類比於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的地球。大大小小的各個部落形成「方國」,就相當於十九世紀地球上的這些國家,而夏朝和商朝,就相當於先後稱霸世界的大英帝國和美國。正如美國和英國是並存的兩個國家,並且美國是大英帝國的升級版,商朝也是夏朝其實也是長期並存,而且商朝是夏朝的升級版。

商代夏之後,夏也並未滅亡,而是衰落成為一個普通的方國而已,就像大英帝國衰落後從日不落帝國變成一個島國。

「堯舜禪讓」被後世儒家吹得很美好,但實際情況是每次權力交接都是大動干戈,幾次下來,大家都不願意繼續陪著折騰了。

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夏朝,這種將「公天下」變成「家天下」的行為,雖然有謀取私利之嫌,但是「夏朝治下和平」改變了原先禪讓制混亂不穩定的情況,對於天下人實際上都是有好處的。除了刺頭有扈氏造反之外,其他部落基本是順從的。因此夏啟的行為並沒有引起強烈的普遍反彈。

堯舜禪讓,一個藏在典籍中的「政治神話」

(吐個槽,這個圖怎麼看上去像丐幫幫主洪七公把打狗棒交給郭靖?)

天下人逐漸形成共識,我們不要求天子是天下最賢能的人,只要基本夠格就行,關鍵是領導人換屆不要產生動蕩就好。相對而言,家天下的權力交接要穩定得多,成為當時相對較優的選擇,也就成為天下人默認的事實。

其實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夏朝的軍費又沒有比其他所有國家軍費加起來還要多,軍事科技也沒有領先一個時代,那個時代人們又大多尚武彪悍,如果不能給大家帶來好處的話,夏朝早就被群起而攻之被滅掉了。

夏朝建立之後,雖然各部落需要向夏朝上貢(相當於上交市場管理費),但是交易市場也變得常態化,規模化,因此更加便於各個部落之間相互交易,互通有無,增進物品與信息流通,夏朝的經濟相對於堯舜時代,出現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

雖然說天下都受益,但顯然受益最大的是夏後氏部落(也就是大禹的部落,他們的後裔是後來的夏侯氏),因為它是天下貿易秩序的掌控者,這就是霸主的紅利。

隨著經濟的發展,霸主的紅利變得如此豐厚,如此誘人,霸主的桂冠就變得有點燙手了。

如果夏朝正常運行還好,一旦出現衰弱,那麼其他強盛的方國就會生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正如大英帝國衰弱之後,其他列強自然而然地產生取而代之的想法。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接連打了兩次世界大戰,差點把地球打殘。

商朝之後的周朝,通過總結過去的歷史,看到了掌握天下貿易秩序能夠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背後也蘊藏著巨大的危險。

賺錢雖然要緊,但是弄得小命不保就不合算了!

既然當群主這麼危險,周朝乾脆退群保平安,放棄了這一權力。

如果從經濟和金融的角度講,周代商實際上出現了巨大的倒退,開了「經濟一體化」的倒車。也正是因為周朝放棄掌握天下貿易秩序的霸主紅利,因此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打得很熱鬧,卻沒有人想去冒天下之大不韙代替周天子,只要爭奪霸主地位,獲得掌握貿易秩序的實利就可以了。

這就是所謂的周朝能夠延續八百年的真正秘密。

周朝為什麼主動採取經濟倒退措施?這實際上有損天下諸侯的經濟利益,為何他們也不反對?理解這一謎題,不僅是理解中國歷史的關鍵,對於當下國際形勢也有更深入的理解。

當今世界,美國的利用金融霸權收割全球確實令「天下苦美久矣」,不僅世界各地都出現反美浪潮,連美國內部都出現了支持和反對經濟全球化的兩股針鋒相對的力量。如果美國崩潰後,全球經濟一體化秩序隨之崩潰,全球經濟也會出現巨大倒退。中國應當扮演何種角色?如果霸權更替之後,是否也會出現周代商的那種經濟倒退?這些問題將在後面的文章中慢慢得到解答。

夏朝剛建立後不久,就鬧出一場大危機,差點導致夏朝「二世而亡」。

夏啟死後,將天子之位傳給了兒子太康。太康也真是有點秦二世胡亥的風采,只喜歡打打獵,泡泡妞,吃吃好吃的,對於治理天下沒有興趣,也不聽大臣的勸告。

這種情況下,野心家后羿和寒浞登上了歷史舞台。

寒浞(zhuo,音同卓)你可能沒聽說過,但是后羿的大名如雷貫耳,就是神話傳說中嫦娥的老公,射下九個太陽的那位猛男。

歷史中的后羿,是東夷族分支有窮氏國君,寒浞是他的相。寒浞成為相的時候只有十六歲, 據說是因為長得身形挺拔高大,武藝高強,深受后羿的喜愛,認他作為義子。

除了沒有赤兔馬,后羿和寒浞基本就跟董卓和呂布的關係差不多。

也許有人問,「董卓」和「呂布」都有了,那麼有「貂蟬」嗎?

別說,還真有。我很懷疑羅貫中就是參照后羿和寒浞的故事,編出來呂布殺董卓的情節。

后羿看到太康無能,產生了取而代之的念頭。他趁著夏朝君主太康外出打獵之時,帶兵發動了伏擊。后羿確實是一名神射手,他「射日」的事迹是百步之外一箭穿胸而過,把太康射死了。后羿把太康的弟弟仲康扶上王位作為傀儡,這就是「太康失國」和「后羿代夏」。

后羿的妻子名字叫做純狐,大概就是「純粹狐狸精」的意思,出自一個以九尾狐為圖騰的東夷部落。她恐怕就是狐狸精傳說的最初原型,也就是后羿和寒浞之間的「貂蟬」了。而這個崇拜九尾狐的部落與夏朝淵源很深,大禹的老婆,也就是夏啟的老媽女嬌所在的塗山氏,也崇拜九尾狐。當然,更為有名蘇妲己,她所在的有蘇氏也是崇拜九尾狐的部落。

大禹與女嬌的塑像

后羿娶純狐的時候已經有五十八歲,而純狐只有十八歲,年輕美貌的純狐顯然不能忍受中老年油膩大叔后羿,而與和自己同歲、年少英俊孔武有力的寒浞看對了眼,勾搭到一起。

純狐比蘇妲己還要老練多了,她一邊與寒浞私通,一邊慫恿寒浞篡位,短短三年之內陸續害死了后羿的親信大臣,替換成了寒浞的黨羽。

在純狐二十一歲的時候,一天寒浞與純狐通姦時,被酒醉後的后羿捉姦在床。后羿盛怒之下欲殺死寒浞,反而被寒浞殺死。

堂堂射日英雄后羿,居然就這樣落得個董卓混合武大郎(真是詭異的組合)的下場……

寒浞這個姦夫殺死了自己的義父之後,一不做二不休,提上褲子隨即升殿,宣布了后羿的罪狀,然後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寒,立純狐為正妃。

等等,怎麼有種走錯片場的感覺?不是說后羿的妻子是奔月的嫦娥嗎?

怎麼一眨眼,變成堪比妲己的九尾狐妖?

這就是夏朝太久遠,又缺乏系統文字記載的結果,形成了民間傳說和史書兩套體系。這就跟唐朝的衛國公李靖和哪吒他爹李靖完全是兩回事一樣。

史書上說寒浞即位後,曾殘酷地屠殺有窮氏族人。他吩咐手下人將后羿的屍體剁成肉泥,加入劇毒的藥物烹製成肉餅,然後送給后羿的族人吃,吃下的便被毒死,不吃的便讓士兵用亂刀砍死,從此有窮氏被滅族,從歷史中消失了。寒浞又帶兵擊敗了夏朝傀儡天子仲康,攻入了首都帝丘,殘酷地屠殺城中軍民和夏後氏大臣,仲康的兒子相及族人皆被寒軍殺死,宮室內外血流成河。寒浞自以為已經把夏王朝的子孫斬盡殺絕,於是放心地自封為天子。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相已經懷了身孕的妃子後緡,人不知鬼不覺地從城牆下的水洞子爬了出去,她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少康。

少康長大之後,秘密聯絡諸侯,結成了反寒聯盟,在四十年之後終於擊敗了寒浞的軍隊,重新恢復了夏王朝。少康幾乎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謀求復國,採用了許多詭詐手段,經歷很多曲折,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派出美女刺客進行暗殺。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少康幾乎是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結成反寒聯盟,他實際上是進行借貸,而與他結盟的方國首領們,則是相當於進行了風險投資。

今天我們看起來似乎很平常,那是因為我們都是生活在金融發達的年代,思維早就潛移默化地習慣了將預期收益變現以及借貸獲利的金融行為。

但是對於生活在四千年前的古人來說,可就一點也不尋常。他們之間能達成這樣的共識,說明在少康生活的那個年代,金融已經發達到相當的程度,融資和借貸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所以他們才能用金融的思維來思考問題。

將女兒嫁給少康的有虞氏首領虞思(舜的後裔,封地是商丘虞城),也就成了比呂不韋還要領先一千七百年的政治投資高手。當然,在呂不韋之前,其實還有若干具有高超眼光的投資高手,在後文中我們會一一提及。

少康復國之前採用了許多詭詐之道,但是復國後更知道國家來之不易,自幼歷盡苦難,更貼近百姓疾苦,因此能勤於政事,講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擁戴他。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把少康作為偶像,甚至將認為少康比漢高祖劉邦更加優秀。然而「看繡花容易繡花難」,他自己想擺脫司馬氏的控制,直接就仆街了。

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歷經上百年,體現了華夏族平定同化東夷族的艱辛曲折的鬥爭過程。少康之後,連續多個夏朝天子都是勵精圖治,尤其注重多管齊下,分化並同化東夷。到第十個天子泄在位的時候,東夷已經基本被同化(消滅),於是開始向西發展。

在夏後氏與東夷部落死磕的同時,契的後代——商族,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夏朝霸權新的挑戰者。

欲知詳情,請看下一篇。

本文屬於《金融看世界》系列,前文見:

寫得好,贊一下!

與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與民銀旅行

開啟一段心靈旅程

民銀旅行 攜手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虛聲 的精彩文章:

雜談501,民國夢第五部是這樣的

TAG:虛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