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三坊七巷」竟曾淪為日軍「花街」
原標題:昔日「三坊七巷」竟曾淪為日軍「花街」
1941年4月21日,福州第一次淪陷,至同年9月3日光復,歷時四個月零一十三天。
△日軍向福州城發起進攻
戰火、刀光、血淚,你無法想像在這漫長的四個月零一十三天中,福州人民如何被迫承受著日軍慘無人道的蹂躪。
△福州淪陷
而今天,透過歷史的一角,還原那段不該忘懷,也難以釋懷的日子。
△ 1941年4月,日寇侵略福州城
昔日「三坊七巷」竟曾淪為日軍「花街」
日軍1941年4月22日佔領福州後,即在城內設立了許多慰安所。曾有千餘名榕城良家女子被日軍擄去當「慰安婦」。
△福州日軍慰安所樂群樓之一角(蘇智良2001年攝)
三坊七巷為昔日福州城的精華所在,為嶺南讀書人之根基。但是,人們怎能想到,福州淪陷期間,日軍曾將這一著名的書香之街變成軍隊的「花街」,在這裡設立了一批慰安所。
△日軍在福州設立了一批慰安所(蘇智良2001年攝)
樂群樓原來是英國領事館的俱樂部。樂群樓面積很大,現在裡面住了十來戶居民。戰時日軍在此建立慰安所,樓房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樂群樓的正門(蘇智良2001年攝)
周邊的居民們多知道樂群樓慰安所的故事。據老人們回憶,戰爭時期,這裡是日本人的俱樂部,而且慰安所是軍官慰安所,每天晚上軍官們都到這裡來欺辱性奴隸。
△樂群樓的側面(蘇智良2001年攝)
樂群樓的旁邊有一個教堂,就在這神聖的教堂之側,日軍設立了「合法的強姦場所」,長期對婦女進行蹂躪。
△樂群樓的後門(蘇智良2001年攝)
福州塔巷顧名思義,因塔建巷,至今巷口仍有座寶塔。據記載,日軍佔領時期,在這裡建立軍隊衛生檢查所,以對附近的「慰安婦」進行體檢。
△塔巷(蘇智良2001年攝)
福州最後一位名慰安婦 她在等待道歉
如果還活在這個世上,今年的謝玉娘已經是個102歲年邁的老人了,她是福清市海口鎮前村的一位農民。
△福清市海口鎮前村
謝玉娘住在村裡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宅里,門口有一塊雕花長條石,這塊門楣是1941年9月2日鬼子撤退時用炮艦上的炮打斷的!七十多年過去了,一直留著,這是日寇屠村的見證!
△謝玉娘住宅門口被日軍打斷的門楣
此段採訪於2015年,老人伸出胳膊,指著上面的老年斑說:「我今年99歲了,我知道福州當年像我一樣遭到日本仔欺侮的女人都走了,我要站出來說話,日本要向我們道歉!要向我們賠償!」老人的目光極堅定。
△戰爭受害者謝玉娘
還原歷史:願世上再無戰爭之殘酷
那些在戰亂時期被日軍蹂躪的女子,在失去人權,被迫害的那一刻起,她們只是那個時代最無辜的受害者。
△日軍在慰安所排隊
△被蹂躪致死的慰安婦
△懷孕的慰安婦
在最美好的年紀,遭受著最慘無人道的折磨,這些痛苦的回憶侵蝕著她們。時光正在一個一個的帶走這些老人,現在中國的」慰安婦「只剩下8個了,留給我們去了解她們的時間不多了。
我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她們能夠忘記「慰安婦」這段痛苦的回憶,像普通老人一樣享受剩下不多的歲月,而她們所經歷的那些,由我們替她們銘記!
人們說」遺忘歷史就等於背叛「,哪怕有一天「慰安婦」的數字會變成0。哪怕最後,她們都像日本政府希望的那樣,成為一座座沉默的墳塋。
老照片佐證了歷史事實,歷史真相的複雜性不是用數字或照片能夠全部揭示的,死亡也並不是磨滅歷史的唯一途徑。但願我們能將這段歷史銘記於心,願世上再無戰爭之殘酷。


TAG:福州小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