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還是「戰鬥系」?科學家趣說彩虹恐龍

「佛系」還是「戰鬥系」?科學家趣說彩虹恐龍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屈婷 曹鵬遠)「我會告訴小朋友,彩虹恐龍很漂亮,像一個齜牙咧嘴的大公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恐龍專家徐星笑眯眯地說。在他看來,自己研究的這個新恐龍「萌萌噠」,它不是距今1.61億年的侏羅紀「佛系」少年,也不是霸氣側漏的「戰鬥系」。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刊發論文披露的巨嵴彩虹龍「火」了,它的家在中國。它有炫目的彩虹色羽毛,關乎恐龍向鳥進化的「重要環節」——不對稱飛羽出現。此前,人類發現最早有不對稱飛羽的動物還是始祖鳥,而那是150多年前的事了。

巨嵴彩虹龍——這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其實是徐星和同事一起給起的拉丁語名字的音譯,「每次起名字都好費心的,但這個小傢伙就還好,特徵蠻鮮明的。」

小傢伙?人家是恐龍!徐星帶著意味深長的神秘笑容,說:「雖然科學家現在傾向於它是恐龍,但是也不排除未來的研究發現它實際是最早的鳥之一。」

那麼,「彩虹」到底是鳥還是恐龍?它為何這麼重要?它要解決什麼問題?新華社記者對話《自然通訊》論文作者之一的徐星,告訴你關於「彩虹」和鳥類起源的十個新知。

一問:「彩虹」為啥能在中國被找到?

徐星:因為人類這種「兩腳獸」就是對恐龍很感興趣啊!其中,有一群叫「古動物學家」的人,用化石這種材料來追尋地球上所有生物起源、進化的秘密。但是化石太難被找到了,就算科技再發達,科學家也只能靠運氣。

「彩虹」恐龍化石的發現地在河北東北部青龍縣,此地大有來頭:在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中晚期,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河北北部這些地方有頻繁的火山噴發。於是,很多動植物瞬間被殺死,又立刻被火山灰掩埋。本來,皮膚、羽毛的印痕很難在化石中保存下來,唯獨這種火山突發造成的環境例外。

所以,我們的化石里不僅能看到「彩虹」近乎完整的骨架,還能看到周圍分布著清晰的羽毛印痕。這是「彩虹」最珍貴的地方。

二問:化石灰撲撲的,怎麼知道它的羽毛是彩色的?

徐星:有了羽毛就好辦了!科學家可以從中提取一種亞細胞結構——黑色素體,從它的不同形狀來推測其顏色。這個羽毛化石的黑色素體形態就很罕見,呈薄餅狀,它經常跟那種非常鮮艷的顏色相關連,只有少數幾種鳥類,比如蜂鳥有這種色澤。當然,也有人提出質疑,但我們認為證據非常強力,因此還是堅持給它命名為「彩虹」。

三問:名字里的巨嵴是哪裡,又有什麼用呢?

徐星:巨嵴指的是眼眶上面有兩個角狀的結構,這也是比較奇怪的一點。因為,這種裝飾性的骨質結構在更原始的恐龍當中更常見,比如霸王龍、角鼻龍、雙棘龍等肉食性恐龍,但是到了這種有羽毛、跟鳥很近的恐龍一般就不會再有了。

這種裝飾結構一般是為了吸引異性,但也可用來區分不同的種群。比如,有些物種分化成了不同的樣子,就會長出各具特色的裝飾結構,其實並沒有實際用處。

大家會開玩笑地說「彩虹」比較招搖:有了一身漂亮的羽毛,還有一個裝飾結構,是不是有點多餘了?其實,生物演化就是這麼奇怪,總和人想的不一樣。

四問:「彩虹」為什麼那麼重要?

徐星:彩虹恐龍的發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關注,最根本的原因是它進一步填補了從恐龍到鳥的一個重要進化環節,這不僅揭示了恐龍形態的複雜性,而且推進了對鳥類起源的研究。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一直到1996年以前,博物館、科普書上的恐龍復原像的身上一般都只有鱗片,因為人們從沒有在恐龍化石上找到從鱗片到羽毛的過渡形態,或者羽毛。

但近20年大量帶羽毛化石的發現,讓科學家相信:可能在恐龍家族誕生之初就有了最簡單的羽毛,然後變成毛茸茸的羽毛,接著出現了片狀的飛羽,還發現了對稱和不對稱的兩種飛羽。其中,不對稱羽毛是鳥類飛行的關鍵因素。

按這個「進化樹」推斷,恐龍變成鳥的關鍵時間應該在距今1.6億到1.7億年前。「彩虹」正處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過去發現最早有不對稱飛羽的動物是始祖鳥,生活在1.6億年前的彩虹龍也有了不對稱的飛羽,比始祖鳥還早了1000萬年。這意味著,恐龍過渡到飛行鳥類可能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早不少。

五問:「彩虹」只有尾巴上有不對稱飛羽,翅膀上卻沒有,這樣也能飛嗎?

徐星:哈哈,這就是「彩虹」另一個讓科學家大跌眼鏡的地方。一般來說,翅膀(胳膊)上和尾巴的飛羽應該是一致的,要麼都對稱,要麼都不對稱。這是科學家根據現在鳥類觀察出來的,但當時間變成1.61億年前就什麼都有可能了。

我想這個現象給我們兩個信息:一是尾巴和翅膀的羽毛進化不是同時發生的;二是要重新思考不對稱飛羽、尾巴對於飛行的作用了!也許,尾巴作為飛行平衡器,不對稱的飛羽可以增強控制力、增加穩定性。當然,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六問:所以,「彩虹」到底能不能飛?

徐星:根據彩虹恐龍與鳥類相似的形態學結構,它能夠短距離飛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目前這僅僅是一個假說,有待進一步證實。

我認為,基本的飛行結構在彩虹恐龍身上已出現,但是考慮到它的前肢比較短,比例上並不是很適合飛行。

七問:「彩虹」是不是最接近鳥的恐龍?

徐星:沒錯。如果我們把恐龍向鳥類的進化想像成一條馬路,那麼「彩虹」可能就站在最早的那個分岔口上。至於它是站在恐龍這邊,還是鳥類那邊?我覺得還需要未來更多的發現來決定。

八問:在侏羅紀,「彩虹」過著怎樣的生活?

徐星:它成為化石的地方很有可能是一片群山環繞、淺湖相間的森林。由於是侏羅紀時代中晚期,那裡比現在更溫暖、潮濕。根據它後肢上的羽毛推測,彩虹恐龍很可能生活在樹上,因為這種腿部構造並不適合在陸地上奔跑。

如其它的獸腳食肉龍一樣,彩虹恐龍很可能以小的哺乳動物和蜥蜴為食。雖然它只有公雞大小,但尖銳的牙齒和爪子表明它非常兇猛。

九問:巨大恐龍是怎麼變成輕盈鳥類的?

徐星:聽起來確實有點不可思議。1868年,英國學者托馬斯·赫胥黎提出了恐龍進化為鳥的爭議性假說,雖然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但是在之後將近一個世紀里,他的觀點被認為是無稽之談。

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根據一系列化石證據復興了這一假說。1996年,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中華龍鳥的化石被發現了,它具備了類似雛鳥的茸羽。隨後,在遼西和其他地方,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帶羽毛的恐龍。2009年,中國古生物界再次做出了轟動性的發現——最早具有對稱飛羽的赫氏近鳥龍化石被發掘,它生活在1.6億年前。

而最近發現的彩虹恐龍有了更多的鳥類結構特徵,比如它的骨骼結構和羽毛特徵。它完美地接續了從中華龍鳥到赫氏近鳥龍再到始祖鳥的進化樹。

十問:為什麼恐龍要進化為鳥類?

徐星:這牽涉到進化機制兩個最著名的爭論:一個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一個是拉馬克獲得性遺傳理論,認為生物會趨利避害地進化。但後者已經被主流學者所擯棄了。

達爾文認為,生物的演化是沒有原因的。但你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自然選擇它產生了飛行能力?最可能的原因是當時大自然選擇了那些能在樹上生活,能夠滑翔和飛行的物種,這些物種最終擁有了高超的飛行能力。

在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中,可能只有能飛的恐龍存活了下來,變成了今天的鳥類。因此,彩虹恐龍就是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這一自然法則下恐龍進化為鳥的先驅,它的「後代」至今仍統治地球的天空。(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