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獲信心 創新促決心 開放展雄心
首艘國產航母下水,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發光,英特爾大連工廠新品發布……一度受東北經濟低迷影響的大連,GDP增速11個季度持續加快,2017年達7.1%超過全國平均數,爭做東北振興的「大連光源」。
發展讓大連信心倍增,創新促大連下定決心,開放讓大連雄心勃勃,大連穩步前行在建設產業結構優化先導區、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區的大路上。
有一種大連特產叫「航母」
「俺們家鄉這特產,你們有嗎?」微博、朋友圈發句類似的話,配上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照片,成為大連人2017年的時尚。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2017年順利下水,讓無數大連人迸發了久違的自豪感,釋放了大連人與祖國同行的強烈心愿,給擠出水分和經濟轉型強壓力下默默前行的大連增強了信心。
2017年大連GDP為73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大連市統計局副局長李強說,這是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連續11個季度穩步加快增長,結束連續三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局面,穩中向好的格局在鞏固。
「大連特產」不止有航母。大連富士冰山自動售貨機有限公司,中國每2台自動售貨機就有1台產自這裡,全國的飲料自動售貨機每10台就有7台由其產出,其智能大型食品機「出鏡率」很高且已出口國外。
數據可見「大連特產」2017年全貌之一斑:工業經濟持續向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2%,連續16個報告期快於全國平均水平,企業效益實現較快增長,利潤增長26.4%;投資結構日益優化,工業、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58.6%、94.1%,民間投資增長22.4%,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621個;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汽車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8.5%和74.3%。
有一種最亮叫「大連光源」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賈振元及其團隊,不久前拿到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他們的研究解決了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高質高效加工的世界性難題;位於大連長興島的「大連光源」,2017年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脈衝,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光源。
「大連光源」是我國第一台大型自由電子激光科學研究用戶裝置,裝置中90%的儀器設備均由我國自主研發,標誌著我國在此領域佔據了世界領先地位。
「大連光源」可為我國能源、光學、物理、生物、材料、大氣霧霾等重要領域研究提供創新平台。目前大連市共有50個國家級創新平台,393個省級創新平台,386個市級創新平台,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大連市2017年提出加快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創業創投中心,相繼出台一批相關文件和後續政策,以支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發展新動能,力圖讓創新成為新的「大連光源」。大連市科技局副局長於曉丹說,重視前所未有,措施得力,決心很大,路子對了,堅持下去必見成效。
有一種「世界芯」選擇大連
「希望能將大連建成世界級存儲器製造中心。」英特爾公司和大連市,表達過同一個願望。
英特爾大連工廠2017年發布了兩款全新數據中心級固態盤產品系列,主要為雲存儲解決方案所設計,可應用於軟體定義存儲及融合式基礎設施。2015年10月,英特爾宣布投資55億美元,升級大連工廠為非易失性存儲技術製造基地,生產最先進的存儲器晶元,其中國區高層說:「英特爾做快閃記憶體的工廠,只有這一個,在大連。」
行業巨頭的「世界芯」選擇大連並開花結果,僅是大連2017年對內對外開放成果的具體體現之一。大連市商務局副局長王毅說,大連市2017年外貿進出口總額4132億元,增長21.7%,實際利用外資32.5億美元,增長8.2%,一些大項目持續增資。大連市2017年還引進省外內資918.1億元,增長46.1%。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2017年掛牌後,已新註冊企業5456戶,7項創新成果成為全國最佳案例,複製推廣外地自貿區經驗116項,通關成本平均降低10%,時間縮短1/3,出口退稅審核提速47%。(新華社大連1月22日電)


TAG:大連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