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令無上菩提無有退轉的菩薩行
第二種令無上菩提無有退轉的菩薩行
文:Goran 校對:塵中人
(略釋)富樓那,菩薩行人若想要依如是精進修行而不懈修行的話當發如是莊嚴誓願:『世間眾生不能得盡苦海之底,而我於此生死苦海當依如是真實精進故得至究竟而盡苦邊際。世間眾生於五陰所起諸境中因妄想執著而起無量煩惱垢染沉沒其中,我當依精進攝念故得見諸法實相而終不於中沉沒陷入。又世間眾生於如來甚深空法中心生怖畏,而我當心無怖畏、依精進聞思修以成就真實智慧而趣入如來真實義。為何這麼說?因為我所發莊嚴誓願不與染著世間的眾生所共,是為了出離世間成就解脫而發如是莊嚴;也不是為了行世間是非之法而發莊嚴,乃是為了遠離是非入不二門故;也不是為了隨順世法而發此莊嚴,是為了令世間眾生逆轉此輪迴之流趣向解脫而發此莊嚴。』此為菩薩第二種令無上菩提永無退轉的真實精進之行。
此時世尊以偈頌總結此義:菩薩為求甚深法故發起勤精進心,所聞諸法如法思維深入義理而不依文解意。菩薩知一切語言文字皆悉隨妄想顛倒而起,是故如來說凡有言說皆悉虛妄,因此於諸語言文字無有執著,一心勤求聽聞善妙如法語言令善根成熟而趣入實義。
若有人於無量劫中勤修身語意諸苦行,然而對於未曾聽聞之法不能如理思維故不信乃至詆毀,如是之人並非是真實精進;若能得諸法究竟之義則終究不名為懈怠,無量劫中精勤聞思修乃得趣入故,這樣的精進者為十方諸佛所贊,世間眾生不能得底之義而是人能得、眾生畏懼甚深空義而此人無畏、世間所沉沒處則此人不沒,一心勤求甚深空性之法。如是空法中遠離一切怖畏以及退沒,然而世間眾生因為執著我相以及法相故起是非生滅諸見而有怖畏退沒可得。若人能不執一切相而見諸法實相,不為諸境所縛,是名為菩提道,依如是道勤發精進的話則速得成就如海一般的多聞智慧。
(原文)是故富樓那,菩薩應發如是莊嚴:『世間眾生不能得底,我於此中當盡其底。世間眾生所可沒處,我於此中不應沉沒。世間眾生所可畏處,我於此中不應怖畏。所以者何?我發莊嚴不與世合,為離世法故而發莊嚴;不以行世法故而發莊嚴,為不行世法故而發莊嚴;不為隨世法故而發莊嚴,為轉世法故而發莊嚴。』富樓那,是名菩薩摩訶薩真實精進。菩薩成就此第二法,則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爾時世尊欲明了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求深法, 常勤發精進,
思量其義理, 不隨於音聲。
菩薩不隨言, 知皆是虛誑,
知諸法空故, 但求於善語。
若於千萬億, 無量諸劫數,
晝夜常行坐, 加心行苦行,
於所未聞經, 不信非精進;
能得深義底, 不名為懈怠。
如是精進者, 諸佛所稱嘆,
世間不得底, 菩薩得其底。
世間所畏沒, 菩薩不畏沒,
勤心常欲求, 空寂真妙法。
空法中無畏, 亦無有退沒,
住我相法相, 故生怖畏沒。
散壞一切法, 名為菩提道,
勤心發精進, 疾成多聞海。」
——大寶積經 富樓那會
轉發本文是法布施,自利利他,功德無量!


TAG:上師竅訣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