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詹姆士·斯科特:逃避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的無政府主義歷史

詹姆士·斯科特:逃避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的無政府主義歷史

James C. Scott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逃避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的無政府主義歷史》

[美]詹姆士·斯科特 著

王曉毅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作者簡介

詹姆士·斯科特

耶魯大學斯特林(Sterling Professor)政治學教授、人類學教授、農業研究項目主任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其研究興趣包括政治經濟學、無政府主義、東南亞等,代表作有《弱者的武器》、《馬來西亞的政治意識形態》等。

內容簡介

《逃避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的無政府主義歷史》是美國學者斯科特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於200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2016年其中文譯本由三聯書店列入「學術前沿」系列叢書中出版。

本書研究的區域被作者稱之為「贊米亞」(Zomia),在這裡,「贊」是一個表示關係的詞,意思是遙遠,隱含著生活在山上的意思;「米」意為人民,在東南亞地區,米贊或者贊米是指邊遠的山地人。從書中可知,「贊米亞」具體包括了從越南中部高地到印度東北部地區的所有海拔300米以上的地方,橫跨了東南亞的5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以及中國的4個省(雲南、貴州、廣西以及四川的部分地區),其面積有250萬平方公里,居住著1億少數族群人口。不難看出, 作者選取的研究區域是一個族群錯綜複雜、語言多種多樣、國家之間關係複雜的區域。

斯科特認為,贊米亞是現存最大的「人群尚未被完全納入到民族國家」中的地區,關於這一區域的歷史記載非常少,在過去的幾千年中,這一地區的生計方式屬於非定居式農業,且地理上分散、交通不便,這樣的生存方式具有多樣性、移動性、易變性,使得國家很難向他們徵收賦稅。於是,這裡的人們成功逃避了谷地國家的壓迫——奴役、徵募、賦稅、勞役、瘟疫和政治,因此斯科特把這些山地居民看做是逃難者(runaway)、逃亡者(fugitive)或被放逐者(maroon)。

在斯科特看來,山民們的生存法則、謀生手段、社會組織、意識形態等,甚至他們世代口耳相傳的文化,都是被精心設計出來以阻止他們被統合進附近的國家的。也就是說,這一地區的人到這裡居住是一種政治選擇,是「國家作用的結果」,是為了逃避國家統治而做出的「有意的野蠻」,他們大多數人要逃避的國家,就是北部、東北部的中國王朝。

贊米亞地區高地族群與低地國家間的相互對話式的建構關係,即是在一波波低地國家建立、人口收編、反抗與逃離的過程中,一部分變成了低地國家政權下的人口(傣族、泰族、漢族、京族、老族或緬族等),另一部份則成為那些逃離上山而形成「苗」、「瑤」、「拉祜」、「哈尼」、「佤」、「阿佧」等族群的人口。在作者的描述中,尚比亞地區是兩個文化圈的交界地區,其北部和東部受到漢族文化圈的影響,南部和西部受到小乘佛教梵文化的影響,兩個文化圈的分界線是模糊的且不斷變化的,在這個交界的區域,人們擁有較大的文化和政治空間。這個邊陲地帶地域廣闊、土地充足,保障了大眾的自由,人們不斷地遷移到這裡,逃避開了戰爭以及國家的一些強制負擔。

簡評及思考

這本書中,斯科特用長時段的眼光來進行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看待歷史的新的視角,對於習慣了用國家文明進化觀點來看待問題的大多數人而言,這一點無疑具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確實,儘管現在國家已經瀰漫在各處,無所不在,但是人們往往忘記了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可以選擇生活在國家之內或者國家之外,或者中間地帶,從人類歷史的長時段來看,沒有國家結構的生存才是普遍狀態,因此斯科特的書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思考。

相對於國內普遍的對西南民族地區「一個民族一個民族的研究」中只看到個體而忽視整體的缺點,斯科特把視角放在一個較大的區域,探討這個區域內生活的人們的共性。可以說,在研究中國的時候,外國學者往往具有更宏大的視野,而國內的學者往往更能深入理解中國。斯科特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對這個區域進行大膽的假設,但可能他的缺陷是沒有真正了解包括中國西南在內的這一片地區,或者說他試圖以一種一元化的概念來理解他所研究的這塊複雜的區域。

斯科特全書最重要的論點是,他指出贊米亞錯綜複雜的族群狀態是出自高地人群「無國家」政治立場的選擇,他認為高地居民之所以選擇居住在贊米亞,是因為這裡是國家權力難以到達的地方。在這裡,他們可以遠離國家的統治、躲避戰爭的混亂、免去賦稅與勞役的負擔。他們為了躲避國家的統治,逃避到政治勢力很難滲透的高地,他們的生計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都是「精心設計」的。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關於「選擇」、「逃離」、「逃避」的問題,這片區域的人在這裡居住,到底是山民們自主選擇的、精心設計的「逃離」,還是普通的因為自然環境、追求生計而進行的遷徙?事實上,根據考古發現,這一片區域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生存繁衍,後來的人們來到這裡居住的原因也是多元的,其中有躲避戰爭,有對生存資源的追逐,也有其他一些偶然的因素,但他們最主要的目的真的是為了逃避國家的統治嗎?有可能這一切這是一種自在的存在,而不是自覺的選擇。

比如斯科特認為贊米亞的山民們為了逃避王朝國家的統治而「有意地不使用文字」,那麼最好有史料來證明他們原本有文字,或者原本可以產生文字,但是為了逃避王朝國家的控制而自動拋棄了文字,所以問題的根源是他們到底是「可以用而不用」,還是「用不了」;到底是自主的選擇,還是被動的選擇。斯科特的研究顯示了國家的疆界不是學術的疆界,但在本書中,斯科特其實極少使用中國西南的材料,僅有的一些材料也讓人不自覺地產生過度解讀之感。斯科特如果要讓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或許需要更多的關於中國西南的歷史素材來作為支撐。

明清社會經濟史評論

學術總是在砥礪中前行

加入我們,與君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社會經濟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

TAG:明清社會經濟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