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是德國最坑的隊友,遠超義大利
人類是群居動物,所以一直以來就有抱團的傳統,到了後來「國家」的出現,人與人之間的抱團就演變成了國與國之間的結盟。盟友到底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呢?從歷史上發生的數次「豬一樣的隊友」的事件後,盟友並不是那麼輕易靠得住的。
二戰中,大家都知道德國的戰鬥能力極強,若是比拼「國與國之間的單挑」,納粹德國絕對完爆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可惜,當時早已不是一個國家「單打獨鬥」的年代了,需要結盟組團去攻城略地。德國當時的盟友有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匈牙利和巴爾幹幾個國家。後來的歷史愛好者大多認為是義大利這個戰鬥力極差的隊友,拖了德國前進的後腿,直接導致了「第三帝國」的覆滅!其實,如果說義大利是德國絆腳石的話,此國則是在德國胸口上壓大石!
德國在1941年突襲蘇聯後,幾個月內就消滅了500萬蘇聯軍隊,德軍更是直逼莫斯科。此時,希特勒親自電令日本方面,要求其大舉從蘇聯的遠東地區入侵,兩面夾擊,一舉擊潰蘇聯!狡猾的日本人可沒那麼傻,1939年和1940年日本強大的關東軍在遠東地區挑釁蘇聯,被打得滿地找牙。
此時日本戰備資源極度匱乏,美國迫於壓力,也中止了對其戰略物資的出口。其實當時德國也在留意著日本在遠東地區的戰爭局勢,希特勒認為日本應該能夠從東北和緬甸地區獲取大量的石油和橡膠資源。德國外交使節在美國制裁日本後,也詢問過日本「戰略物資是否足夠」。誰知道日本人傲慢的回應道,「儲備足以支撐5年的常規戰爭!」
1941年12月7日,這是希特勒發動二戰以來,除了蘇聯打進柏林的那天之外,最「痛苦」的日子。因為他心裡清楚,日本這個沒腦子的隊友,徹底惹怒了中立的美國,這對德國來講將是一場惡戰。原本希特勒的計劃是擊敗英國,和日本圍死蘇聯,最後合力攻下「孤立無援」的美國。
美國的參戰,使原本陷入蘇聯泥潭的德國,疲於在兩線作戰,陷入了被動,最終覆滅。可笑的是,當日本得知希特勒所在的德國快被盟軍攻下時,邀請他組建流亡政府,駐在中國東北的長春。希特勒斷然拒絕!


TAG:小胖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