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弗朗索瓦·熱拉爾《雷卡米埃夫人》 1805年

弗朗索瓦·熱拉爾《雷卡米埃夫人》 1805年

本文選自《西方古典繪畫入門》(吾淳著,灕江出版社出版),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弗朗索瓦·熱拉爾《雷卡米埃夫人》

我們前面已經在熱拉爾的老師大衛那裡看到過一幅作於1800年的《雷卡米埃夫人像》。熱拉爾的這幅作品是在大衛的建議下接受委約的,當時畫家還是學生,羽翼未豐。與大衛的畫作相比,我們看到熱拉爾畫作的筆調更加清新。雷卡米埃夫人肌膚細潤,神情嫵媚,姿態嬌美,據說女主人在看過畫作後讚不絕口(的確比大衛之作顯得更加動人,這大概也最能「攪亂」女人之心,但對畫家而言,難道不也是稚嫩或乳臭未乾的表現?)。

弗朗索瓦·熱拉爾《Portrait of the Empress Joséphine》

弗朗索瓦·熱拉爾《Portrait of Catherine Grand》

弗朗索瓦·熱拉爾《Hortense de Beauharnais》

弗朗索瓦·熱拉爾(Francois Gérard,1770—1837),法國畫家

安格爾:新古典主義的巔峰

背景:法國的新古典主義經歷了17世紀普桑的草創,18世紀大衛的輝煌,到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即大衛的門徒這裡,它已經達到巔峰(溫迪評價安格爾的用語),其實,這也正體現了藝術發展步步登高的邏輯進程(這種節律我們在中國的唐詩那裡也可以看到)。此時,新古典主義獨步天下,主宰著法國畫壇。毫無疑問,這要歸因於大衛的巨大影響。前面已經講過,大衛培養了眾多的學生,一說有400多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講,當時的學院里擠滿了大衛的學生,沙龍里也充斥著大衛學生的作品。這其中最重要的有五位,即格羅、熱拉爾、吉羅代、格拉內和安格爾(下面的考察將會涉及其中三人)。事實上,在19世紀20年代以前,新古典主義、學院、沙龍幾乎是同義語,新古典主義無比強勢,它穩穩地控制著學院和沙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