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哪些行為最容易致癌 吃抗癌藥有用嗎?
近日,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假藥案被媒體報道,涉案金額足達千萬元。其通過拉攏醫生成為「葯托」向全國30多個省份出售假藥達數十種,這種販賣假藥的行為令人髮指。
他們首先通過藥物走私,以高價向患者兜售藥物,殊不知藥物在運輸過程中缺乏冷鏈保存,藥物成分均已失效。
爾後這個違法團伙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居然使用果糖配合澱粉自製抗癌成分灌入空白膠囊中銷售「毒」害患者。
怎樣定義抗癌藥?
癌症前期得到及時治療,生存率還是很高的,但是到了晚期,似乎已經極難醫治,所以抗癌藥物的種類不多,目前全球批准上市的抗癌物大約只有130-150種,由於癌症患者中晚期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癥狀,因而抗癌藥種類中包含癌痛葯,所以相關癌症藥物製劑有1300-1500種。
抗癌藥種類:
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有效的抗癌藥物的使用,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擁有活下來的希望,目前最為常見的抗癌藥物有化療藥物、中藥、生物製藥、靶向藥物等。
常見的抗癌藥有:
治療白血病的葯:Busulflex、Campath(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Elliotts B Solution(腦膜性白血病)、Gleevec(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治療乳腺癌的葯:Arimidex(絕經後婦女的乳腺癌)、Femara®、Gemzar、Inform HER-2;
治療結腸癌的葯:Camptosar(直腸,結腸癌)、Eloxatin(直腸,結腸癌)、Erbitux(晚期直、結腸癌三線用藥)
癌症靶向葯的機理是什麼?
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抗癌藥物,大多是干擾或阻斷細胞的增殖過程,一般稱為細胞毒藥物。
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抗癌靶向藥物,即指被賦予了靶向能力的藥物或其製劑。其目的是使藥物或其載體能瞄準特定的病變部位,並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
靶向製劑可以使藥物在目標局部形成相對較高的濃度,從而在提高藥效的同時抑制毒副作用,減少對正常組織、細胞的傷害。
哪些行為最容易致癌?
1.總喜歡憋大便的人。一兩次這樣還行,糞便里含有硫化氫、糞臭素、膽固醇代謝產物等多種致癌物,糞便在腸道里停留久了這些有害物質容易被重複吸收刺激腸胃。
揭密君建議:一定要抓住一天中「便意」最濃的時刻,一個是早晨起床後不久,一個是吃飯後。便意一般只會持續幾分鐘,一旦錯過很難再捕捉到。
2.懶癌坐下不想動的人。久坐的危害不只是傷頸椎、脊椎。人久坐不加以鍛煉,體內的免疫細胞逐漸減少,久而久之人體變得更加脆弱,致癌因子便容易侵襲,美國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還易罹患前列腺癌。
揭密君建議:工作每2個小時,必須起來活動15分鐘以上。
3.經常熬夜且愛吃外賣的人。這類工作狂不久便陷入亞健康的泥潭,熬夜會誘發白血病、乳腺癌等多種疾病,人體免疫功能受損。就算不得癌也容易使肥胖、動脈硬化,高血脂的情況發生,且行且珍惜,說的是自己的身體,誰能保證你在外面吃的食物是新鮮的。
揭密君建議:平時抽時間自己煮食,發霉變質的食物,例如花生、土豆、大豆等就及時扔掉吧,不排除含有黃曲霉素(致癌物),為自己著想,也為家人著想。


※田間地頭常見的蔬菜,經常服用抗癌降三高,95%的城裡人都沒見過!
TAG: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