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監管再升級 嚴禁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

監管再升級 嚴禁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

此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曾發布關於防範變相代幣發行融資(ICO)活動的風險提示,提示稱,自去年10月份以來,一種「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的模式開始出現,發行的「虛擬數字資產」包括鏈克、流量幣、BFC積分等,存在風險隱患,值得警惕。

有專家認為,近期種種整頓措施的加碼,或許意味著我國相關部門對虛擬貨幣發行、交易的清理整頓將再升級。

為打擊非法集資、洗錢、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維護金融市場的安全和穩定,我國政府一直堅持對虛擬貨幣市場保持嚴監管態勢。早在去年9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就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ICO)行為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違法犯罪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立即停止從事ICO。

在嚴監管之下,國內絕大部分比特幣集中交易平台均宣告關閉,有關比特幣的大規模二級市場逐漸淡出市場視線,大部分ICO項目完成清退工作。不過,有部分異化的ICO項目開始面向大眾發行代幣。

在變相代幣發行融資興起的同時,部分比特幣交易平台通過合作、海外設立等關聯方式在海外「死灰復燃」,以掛摘牌、點對點等方式繼續提供比特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場外交易」。這類「場外交易」目前不受監管,無法保障資金安全,部分平台可能涉嫌虛構資金名目,面臨法律風險。

此外,近期比特幣價格也遭遇劇烈波動。據比特幣交易平台Bitfinex報價顯示,1月17日,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10000美元關口,日內重挫近30%。和去年12月中旬一度逼近2萬美元大關時相比,比特幣已距離紀錄最高點跌去逾40%,市值蒸發逾千億美元,一些投資者損失慘重。

基於以上諸多因素,市場人士分析,未來針對ICO、虛擬貨幣或將有更清晰完善的整頓措施落地。廣大消費者和投資者應認清虛擬貨幣市場的本質,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理性投資,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編輯:鄭惠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7大產業將因區塊鏈發生重大變革

TAG:金評媒 |